喷墨墨水的基本常识
[08-23 21:24:38] 来源:http://www.duoxue8.com 外设组装 阅读:521次6. 机器的工作状况:
包括打印头、供墨系统(见前面所述)、打印头小车、加热烘干系统、介质传输系统等,打印机是一个软、硬件有机结合体,只有各系统配合正常,才能有好的打印效果,才能使墨水有更好的表现。如:打印头小车过高,容易产生飞墨,因为小车在高速运动过程中,墨滴的运行轨迹太长,容易使墨滴偏离其预定落点,导致图像模糊、边缘发虚。所以,大多数宽幅打印机的小车高度均可以调节,在不影响其他因素的条件下,如果想需要有更精细的打印输出效果,尽可能将打印头小车调低。再如:加热烘干系统工作不正常,会影响墨水的快干性和附着性,现在很多打印机都有前预热(介质加热)、后加热(图像加热)、烘干等装置,尤其是对于溶剂、弱溶剂打印机,更加重要,前预热的目的是加速介质分子的运动,使墨水分子更好的渗透、有更好的附着力;而后加热是加速画面的干燥,提高打印机的生产率(对于输出速度相对较快的打印机而言,效果显而易见)。再有:对于大多数压电式打印头的打印机而言,打印头有一个工作电压,电压过高,出墨量较大,输出的图像颜色比较深,但会加速打印头的老化;电压过低,出墨量较小,容易出现糊头,画面边缘较虚,图像比较模糊,颜色相比而言,显得偏浅。
7.操作、保养状况:
上述因素均是打印输出的客观条件,而操作过程则是打印输出的主观因素:
A. 在停机再开机后,打印前,要检测打印机、打印头的工作状况,及时的清洗、处理打印头,使之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如果经过长时间停机,最好将墨水人为的摇匀一下,甚至要清洗管道(对于使用溶剂、弱溶剂、UV墨水的打印机尤其重要)
B. 在打印过程中,要根据打印的实际效果和情况,及时处理,如:加墨、清洗打印头等;不管使用品质多好的墨水,在打印过程中,均需要在长短不一的时间间隔内去清洗打印头,给墨瓶(桶)进行及时的加墨。
若在打印过程中,出现打印头小车擦纸情况,要及时的停机检查,因为由于擦纸,打印头表面可能会沾上其他颜色的墨水或杂质,出现堵孔、偏孔等现象,对于水性打印机而言,尤其明显,因为相对而言,水性打印机的打印头喷嘴较小,容易堵塞。
C. 在更换新品牌或新批次的墨水时,要做好墨路清洗工作.任何两种不同品牌的墨水混合在一起,墨水的理化参数均会有很大的改变。在清洗时,一定要严格按照随机《操作手册/用户指南》中的规范去执行,一般是先将墨路中的原有墨水抽吸干净后,用清洗液冲洗墨路,然后将清洗液抽吸干净,再换上新墨水,此时,可多抽吸一些新墨水,用新墨水来冲洗墨管,尽可能的将清洗液排除干净,因为过多的清洗液混在墨水中,会改变墨水的基本参数,影响墨水的使用效果。
备注: (1).在换上新墨水,刚开始打印时,如果出现白点、糊头等一些异常现象,说明在墨管中还有较多的残留清洗液,没有充分的排除干净,继续打印使之随墨水排除,若长时间的出现白点、糊头、拉丝等异常现象,就应该要考虑是墨水的品质问题。(具体时间长短要根据机器本身的结构而言,如:墨路的长度、打印头有没有墨囊等)
(2). .对于有些气泡式打印头,其本身有一个较大的墨囊,在换墨时要给打印头进行单独的换墨处理(具体操作请参阅随机<<操作手册/用户指南>>,或者是由专业人员操作),若对打印头不进行换墨处理,那在换墨后打印的一段较长时间里,消耗的还是原来的墨水。
综上所述,在打印机打印过程中,墨水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它需要各种因素的有机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它的表现力。当然,在同样的条件下,品质优良的墨水肯定比品质低劣的墨水具有更好的流畅性和附着性;会减少在打印过程的处理次数;保证画面的连续性;减少废墨量,节约输出成本;同时也有利于打印头的保养及维护(品质低劣的墨水会造成打印头的堵塞,频繁过多的清洗、浸泡打印头,会降低打印头的使用寿命);还有,色彩艳丽、耐高温、防UV的墨水,肯定会吸引更多客户的关注。 墨水是一种耗材,对于终端使用者而言,其需要的是价廉物美的墨水,在“价廉”和“物美”二者不能兼得的情况下,客户首选的还是“物美”,所以,品质优良的墨水永远比品质低劣的墨水更有市场和发展潜力。
第五部分 常见的故障现象及可能原因
打印机在打印输出时,故障现象五花八门、故障原因奇特各异,难以一一描述,但万变不离其宗,了解了终端市场的要求和现状,就不难总结、归纳出其现象的共同点:
1.客户评定输出图像质量的标准:色彩饱和、亮丽,图像清晰,没有条纹,没有色差、过渡柔和,没有飞墨、滴墨、虚边,没有错位、乱码等现象
2.客户使用常见的问题、最头疼的问题、最关心的问题: 最常见的问题:供墨系统、板卡问题最头疼的问题:输出的稳定性最关心的问题:打印头问题(堵塞、烧头等)
3.常见的问题:(主要以输出图像效果角度为出发点)
横条纹、竖条纹、水波纹、白点/花点、图像有色差(输出不稳定)、错位/乱码、飞墨/滴墨、图像不容易干、容易褪色、打印头被烧等下面就这些现象进行分析,找出其可能的原因,当然,每款机器、每个型号的墨水均有其个性化结构及特点,产生的故障现象及原因也各不相同,在这里,我们以大众化的共性角度,力求去寻找它们的一些共同点。(以下内容仅供参考)
(1).横条纹:亦即在图像上有均匀或不均匀的重叠或颜色不均、深浅不一的纹路。
可能原因有:
①. 运动传输方面
a.走布不匀:会导致不规则的条纹
此时需要考虑将介质重新安装,或者重新校正送布装置,如果在一段时期内,长时间出现此现象,则可能是介质传送装置有问题,如:减速箱打滑、齿轮啮合不正常、电机工作不正常等,需及时与生产厂家/代理商等联系。
b.步长过大:即介质传送过快,而导致每一步均有不能
被墨水覆盖的空白,经过多重PASS后会导致均匀的条纹,条纹的颜色要较其他地方的颜色要浅;
c.步长过小:即介质传送过慢,而导致每一步均有被墨水多余覆盖的地方,经过多重PASS后会导致均匀的条纹,条纹的颜色要较其他地方的颜色要深;
此时,要根据各款机器的步长参数设置,来进行调节(通过操作界面或软件等)
如: JV3机器:需要根据不同的介质来调整它的步长, 可以在adjust 菜单中调节其参数,一般在-255—255之间调节,步长过大,则要将参数调小,步长过小,则需要将参数调大,灯布的参数一般为100(经验值);
HP5500机器,可以启用自动校正菜单中进行微调;
大部分大型户外打印机可以在其随机软件中进行参数调节。
②.喷头方面
A.喷嘴堵塞 (即堵头)
若是永久性的被堵,此时条纹应该是均匀的,若没有经过处理,会一直保持现状;此现象多为墨水中的颗粒过大,或是墨水、墨管、打印头本身(劣质打印头)中有其他不溶的杂质,或是从打印头表面倒吸的杂质,将打印头的过滤网/喷嘴堵塞(大部分打印头内部均有过滤网),此时一般用温热水(主要是气泡式打印头)或清洗液浸泡,或者在打印机上执行强力清洗等措施来解决;
若是喷嘴表面干涸(可能是时间太久,暴露空气时间太长墨水结晶,或者是墨水中的挥发剂过多),此时条纹是不规则的。此时可以用专用擦拭布/纸将表面擦拭干净,效果严重的,须要用专用擦拭布/纸蘸清洗液擦拭。
如:JV3、ROLAND等机器可以进行自动清洗功能,若清洗不能解决,则需要用清洗液或墨水冲洗,甚至浸泡;但有些机器如:NOVAJET、HP 1055、HPZ2100等只能取下擦拭、浸泡
注: 若频繁的更换使用不同品牌的油墨或使用已过保质期的墨水,会很容易造成喷头过滤网(或喷嘴)堵塞。
B. 喷嘴压电晶体/发热晶体失效因打印头老化,部分压电晶体/发热晶体已经失效,此时可以不去考虑,此时的条纹均匀、有规律,测试条有白线,或者明显的断孔,但若影响了打印效果,则需要考虑更换打印头。
C. 打印头表面被杂质或其他墨水覆盖:
此时出现的情况是:测试条不正常,有白线和条纹出现,打印不正常,此时要及时擦拭打印头表面。
如:打印机在打印过程中,因为经常擦纸,纸的边缘与打印头表面经常刮擦,而导致打印头表面被其他墨水所污染,此时只需用专用擦拭纸/布将其表面擦干净即可。
③.供墨方面
A. 非负压系统:
a. 供墨不足
出现白线现象,打印时会出现无规则性的条纹,
原因有:
墨盒缺墨(液位传感器失效、墨泵不工作、墨控板
控制失效、过滤器堵塞等),墨盒液位过低。此时要更换相关配件;
墨路漏气,尤其是与打印头墨管连接处漏气。此时要检查墨路,特别是有转接头的位置,将墨管中的空气排除;
喷墨墨水的基本常识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