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的命题特点与应试对策
[11-11 12:01:09] 来源:http://www.duoxue8.com 语文学习方法 阅读:233次
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的命题特点与应试对策,标签:语文学习方法资料大全,http://www.duoxue8.com
要认识高考现代文阅读的命题特点,除了解考什么之外,还需了解怎么考。
现代文阅读试题分为选择(包括多项选择)、简答两种形式。一卷为单项选择,二卷为简答和多项选择。
简答题是卷Ⅱ主要的考查方式,它不但考查学生是否读懂了语料,还要考查学生表达得是否准确、恰当。这类题目的题干不但交代命题的指向性,有时还提出一些技术性要求,如字数、句式、修辞等。同时现代文阅读试题中的简答题的编制受语料的限制较大,特别是近几年因阅读的材料都是散文,虽然命题的意图仍是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评价、鉴赏能力,但其命题都是和文章的体裁紧密相关的,特别是对语言、结构、形象等艺术特点方面的分析,更注重鉴赏评价。
从技术层面看,选择题与简答题的命制有很大不同。选择题无论是选错或选对,其命题的思路都是渗入一些与题干要求不相吻合的干扰项,用以迷惑考生。如:
例六,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1998年全国高考第25题)
A.转基因作物的研究已取得实质性进展,目前所有品种都得到推广种植。
B.提高作物抗病毒的能力仍然是转基因作物技术研究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
C.更难对付的害虫的出现将是转基因作物给环境带来的最大危险。
D.增产并不是转基因技术研究的目的,提高抗病毒能力是研究者最感兴趣的。
此题考查分析作者观点的能力,B是正确项,可以从第二自然段得知:“试验的目的除了增产之外,还在于提高这些品种的抗病毒能力。”而A项错在“推广种植上”,因为文中说转基因作物仍是试验,“在世界上已种植有1000公顷左右”这个选项是在利用学生对文意不能整体把握的弱点,似是而非、“无中生有”地进行干扰。C项错在“给环境带来的最大危险”,原文说“可能对环境有危险”,只是“可能”,并没有说“最大”。这是在运用“判断失当”的方法来设置干扰项,这种方法往往将“单称、特称”说成“全称”,将“可能”说成“实在”,将“或然”说成“必然”。D项错在“增产并不是转基因技术的目的”,原文说“试验的目的除了增产之外,还在于提高这些品种的抗病毒能力”。这是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需要指出的是,命题人常用的这几种编制迷惑项的方法,可一题一用,也可一题多用,同时还需注意迷惑项的编制往往是借助于对原文关键词语的增、删、改等手段来完成的,特别是在科技文阅读中表现得更为充分。
二、应试的对策
1.加强整体阅读,提高对文章整体阅读的能力
所谓整体阅读,是说通过阅读,能从整体上把握语料。这种把握应根据不同文体提出不同的要求。
阅读科技文,首先要明确说明的对象是什么,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价值,有什么作用,对社会有什么意义等。
阅读社科文,应从议论说理的角度入手,弄清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有无分论点,用什么材料来证明观点,论证结构有什么特点,语言有什么特色等。
阅读文学作品,首先要弄清作品的体裁特点,然后弄清作品写了什么人(事),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什么感情,如何评价这些人(或事)等。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阅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实践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我们之所以强调整体阅读、整体把握,是因为学生接受现代文阅读考查的过程,是一个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可分为两个明显部分:前者为认识问题,即认识、了解把握语料;后者为解决问题,即借助认识把握、解决具体问题。没有前者,或前者做得不够好,认识理解不到位,后者对具体题目的解答也难以准确到位。所以说提高现代文阅读的能力,答好现代文阅读题,树立整体阅读的观念是非常重要的。
2.掌握分析和综合的方法
分析,就是把整体分解为部分,并对每个部分做具体的阐释;综合,也就是概括,就是再现各部分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分析、综合是人们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最基本的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讲,考生做语文试卷中多数题目(个别识记题目除外)都要使用分析、综合的方法,只不过因题目不同,有时侧重于分析,有时侧重于综合,有时两种方法同时使用,孰重孰轻,难分彼此。
如例二,理解“人不是在一起放牧的马群”一句在文中的意思。先要确定本句在文中的位置,从结构上认识该句是本段的收束句,起对上文进行综合概括的作用;其次,认识该句使用比较修辞的特点;再次,从行文中读到的人与动物的区别,这些工作都是分析,将这些分析归结在一起经过合理的推断,得出该句的含义是“人是有感情、有隐秘需求、需要有自己独立的天地”,这个过程则是综合。
一般地说,现代文阅读题目中,对词语句子的理解,对文章结构、思路的认识,对信息的筛选,多用分析的方法;而对信息的提取,对文章中心思想,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把握和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想象,则需综合运用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中,因卷Ⅰ、卷Ⅱ的命题形式不同,对分析综合能力考查的角度亦有区别。在卷Ⅰ中“分析、综合”多数情况下是作为“方法”“手段”使用的,如何分析综合,则在卷面中没有表现。在卷Ⅱ中“分析、综合”虽在多数情况下仍是以“方法”的面貌出现,但随着鉴赏内容的加强,有时“分析”不单是“手段”“方法”,而是作为“目的”出现在考题中。如2001年春季高考题,第23题要求对父亲的形象作简要分析,这类题目虽然是考查学生的评价鉴赏能力,但同时也直接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那么,怎样提高分析与综合的能力呢
如何分析,在方法上没有一定之规,但是要分析得恰当准确,首先应明确分析的对象是什么,对象确定了,找出构成对象的具体因素及其综合特点的过程就是分析。能不能对一个事物、一种说理进行恰当分析,与其说是方法问题,不如说是认识问题,因此学生在平时训练中,应注意综合对某些问题的认识,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
如何综合,在方法上也多种多样,可把文中的关键词语摘录组合在一起,形成答案,可在阅读中仔细体会、推敲领会句段的含义,结合作者意图对内容进行提炼概括;有时需要概括的内容说了多层意思,依据答案的要求,所做的概括不能遗漏,这时就需要舍取法,将有关的几个意思分别摘取并组合在一起,这种方法多用于并列式结构或有分论点的文章中。
3.提高评价、鉴赏的能力
评价、鉴赏能力是语文诸能力层级中的最高层级,随着卷Ⅱ考文学作品格局的确定,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中对评价、鉴赏能力的考查也成为高考的一个热点。
文学作品的阅读,虽然与科技文、社科文的阅读一样,都要考查对词义、语义的理解,对文意的把握等能力点,但是由于作品具有不同的特点,所以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更强调对内容的理解、形象的诠释、技巧的把握、语言的体会等。
要提高对文学作品的评价、鉴赏能力,首先应了解各类文学体裁的特点,因各自的特点不同,阅读理解也各有侧重。小说阅读就是要把握作者在怎样的环境背景下,通过怎样的情节,塑造了具有什么性格特点的人物,从而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生活;散文的阅读则需揣摩作者通过怎样的表达方式,传达怎样的思想感情等等。
同时因考生的理论素养不够,对评价标准不了解也是做题的一大障碍。须知不同的鉴赏内容,其评价标准也不同,如选材、组材主要看是否典型,文章结构要看是否完整,过渡要看是否自然、恰切,前后照应是否合理;表现手法应看是否有利于表现主题;语言要看是否准确、连贯、得体,是否简练、生动、丰富多彩等等。
4.针对命题的特点,加强针对性训练
针对语料选择题目设计方面的特点,平时训练要克服语料选择上的盲目性,如第Ⅰ卷以前都定位在科技文,从去年开始有了社科类文字。那么,在选择阅读材料时,就应该两者兼顾,更重要的是在题型上,要使之与高考题一致。社科类文章放在Ⅰ卷考,就应该注意以选择题的方式,从信息筛选、提取的角度设计练习,以增强训练的针对性。同时针对文学作品阅读语料选择上的特点,一要增加相关体裁的文学理论素养,二是加强对相关体裁的阅读训练,最好是将高考已考过的选文作为典型练习,作深入的分析,尽管过去的考题一般不会再考,但高考从选文到命题设计,都是非常考究的,作为解剖典型的“麻雀”,其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针对试题编制的特点,可以强化两方面的练习:第一,对选择题,在做完题目明确答案后,可从命题的角度加以审视,明确命题的意图、设题的角度,认识干扰项编制的特点,增强对选择题命题方式的理性认识。第二,做简答题,要提出详细审题、准确答题的要求,克服答题的随意性。
再则,针对现代文阅读题目的设计由浅入深的特点,答题应循序而进,但对这一特点又需作辩证的理解。正因为“由浅入深”,后面的题目可能是前面题目的注脚,特别是最后一道多选题,往往从不同角度对阅读材料作出分析,这其中尽管有错误的选项,但多数是正确的。深入地认识选肢,从整体上把握全文,这样再回过头来去解决前面的具体问题,成功率就会更高。
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的命题特点与应试对策 结束。
要认识高考现代文阅读的命题特点,除了解考什么之外,还需了解怎么考。
现代文阅读试题分为选择(包括多项选择)、简答两种形式。一卷为单项选择,二卷为简答和多项选择。
简答题是卷Ⅱ主要的考查方式,它不但考查学生是否读懂了语料,还要考查学生表达得是否准确、恰当。这类题目的题干不但交代命题的指向性,有时还提出一些技术性要求,如字数、句式、修辞等。同时现代文阅读试题中的简答题的编制受语料的限制较大,特别是近几年因阅读的材料都是散文,虽然命题的意图仍是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评价、鉴赏能力,但其命题都是和文章的体裁紧密相关的,特别是对语言、结构、形象等艺术特点方面的分析,更注重鉴赏评价。
从技术层面看,选择题与简答题的命制有很大不同。选择题无论是选错或选对,其命题的思路都是渗入一些与题干要求不相吻合的干扰项,用以迷惑考生。如:
例六,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1998年全国高考第25题)
A.转基因作物的研究已取得实质性进展,目前所有品种都得到推广种植。
B.提高作物抗病毒的能力仍然是转基因作物技术研究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
C.更难对付的害虫的出现将是转基因作物给环境带来的最大危险。
D.增产并不是转基因技术研究的目的,提高抗病毒能力是研究者最感兴趣的。
此题考查分析作者观点的能力,B是正确项,可以从第二自然段得知:“试验的目的除了增产之外,还在于提高这些品种的抗病毒能力。”而A项错在“推广种植上”,因为文中说转基因作物仍是试验,“在世界上已种植有1000公顷左右”这个选项是在利用学生对文意不能整体把握的弱点,似是而非、“无中生有”地进行干扰。C项错在“给环境带来的最大危险”,原文说“可能对环境有危险”,只是“可能”,并没有说“最大”。这是在运用“判断失当”的方法来设置干扰项,这种方法往往将“单称、特称”说成“全称”,将“可能”说成“实在”,将“或然”说成“必然”。D项错在“增产并不是转基因技术的目的”,原文说“试验的目的除了增产之外,还在于提高这些品种的抗病毒能力”。这是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需要指出的是,命题人常用的这几种编制迷惑项的方法,可一题一用,也可一题多用,同时还需注意迷惑项的编制往往是借助于对原文关键词语的增、删、改等手段来完成的,特别是在科技文阅读中表现得更为充分。
二、应试的对策
1.加强整体阅读,提高对文章整体阅读的能力
所谓整体阅读,是说通过阅读,能从整体上把握语料。这种把握应根据不同文体提出不同的要求。
阅读科技文,首先要明确说明的对象是什么,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价值,有什么作用,对社会有什么意义等。
阅读社科文,应从议论说理的角度入手,弄清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有无分论点,用什么材料来证明观点,论证结构有什么特点,语言有什么特色等。
阅读文学作品,首先要弄清作品的体裁特点,然后弄清作品写了什么人(事),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什么感情,如何评价这些人(或事)等。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阅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实践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我们之所以强调整体阅读、整体把握,是因为学生接受现代文阅读考查的过程,是一个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可分为两个明显部分:前者为认识问题,即认识、了解把握语料;后者为解决问题,即借助认识把握、解决具体问题。没有前者,或前者做得不够好,认识理解不到位,后者对具体题目的解答也难以准确到位。所以说提高现代文阅读的能力,答好现代文阅读题,树立整体阅读的观念是非常重要的。
2.掌握分析和综合的方法
分析,就是把整体分解为部分,并对每个部分做具体的阐释;综合,也就是概括,就是再现各部分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分析、综合是人们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最基本的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讲,考生做语文试卷中多数题目(个别识记题目除外)都要使用分析、综合的方法,只不过因题目不同,有时侧重于分析,有时侧重于综合,有时两种方法同时使用,孰重孰轻,难分彼此。
如例二,理解“人不是在一起放牧的马群”一句在文中的意思。先要确定本句在文中的位置,从结构上认识该句是本段的收束句,起对上文进行综合概括的作用;其次,认识该句使用比较修辞的特点;再次,从行文中读到的人与动物的区别,这些工作都是分析,将这些分析归结在一起经过合理的推断,得出该句的含义是“人是有感情、有隐秘需求、需要有自己独立的天地”,这个过程则是综合。
一般地说,现代文阅读题目中,对词语句子的理解,对文章结构、思路的认识,对信息的筛选,多用分析的方法;而对信息的提取,对文章中心思想,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把握和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想象,则需综合运用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中,因卷Ⅰ、卷Ⅱ的命题形式不同,对分析综合能力考查的角度亦有区别。在卷Ⅰ中“分析、综合”多数情况下是作为“方法”“手段”使用的,如何分析综合,则在卷面中没有表现。在卷Ⅱ中“分析、综合”虽在多数情况下仍是以“方法”的面貌出现,但随着鉴赏内容的加强,有时“分析”不单是“手段”“方法”,而是作为“目的”出现在考题中。如2001年春季高考题,第23题要求对父亲的形象作简要分析,这类题目虽然是考查学生的评价鉴赏能力,但同时也直接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那么,怎样提高分析与综合的能力呢
如何分析,在方法上没有一定之规,但是要分析得恰当准确,首先应明确分析的对象是什么,对象确定了,找出构成对象的具体因素及其综合特点的过程就是分析。能不能对一个事物、一种说理进行恰当分析,与其说是方法问题,不如说是认识问题,因此学生在平时训练中,应注意综合对某些问题的认识,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
如何综合,在方法上也多种多样,可把文中的关键词语摘录组合在一起,形成答案,可在阅读中仔细体会、推敲领会句段的含义,结合作者意图对内容进行提炼概括;有时需要概括的内容说了多层意思,依据答案的要求,所做的概括不能遗漏,这时就需要舍取法,将有关的几个意思分别摘取并组合在一起,这种方法多用于并列式结构或有分论点的文章中。
3.提高评价、鉴赏的能力
评价、鉴赏能力是语文诸能力层级中的最高层级,随着卷Ⅱ考文学作品格局的确定,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中对评价、鉴赏能力的考查也成为高考的一个热点。
文学作品的阅读,虽然与科技文、社科文的阅读一样,都要考查对词义、语义的理解,对文意的把握等能力点,但是由于作品具有不同的特点,所以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更强调对内容的理解、形象的诠释、技巧的把握、语言的体会等。
要提高对文学作品的评价、鉴赏能力,首先应了解各类文学体裁的特点,因各自的特点不同,阅读理解也各有侧重。小说阅读就是要把握作者在怎样的环境背景下,通过怎样的情节,塑造了具有什么性格特点的人物,从而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生活;散文的阅读则需揣摩作者通过怎样的表达方式,传达怎样的思想感情等等。
同时因考生的理论素养不够,对评价标准不了解也是做题的一大障碍。须知不同的鉴赏内容,其评价标准也不同,如选材、组材主要看是否典型,文章结构要看是否完整,过渡要看是否自然、恰切,前后照应是否合理;表现手法应看是否有利于表现主题;语言要看是否准确、连贯、得体,是否简练、生动、丰富多彩等等。
4.针对命题的特点,加强针对性训练
针对语料选择题目设计方面的特点,平时训练要克服语料选择上的盲目性,如第Ⅰ卷以前都定位在科技文,从去年开始有了社科类文字。那么,在选择阅读材料时,就应该两者兼顾,更重要的是在题型上,要使之与高考题一致。社科类文章放在Ⅰ卷考,就应该注意以选择题的方式,从信息筛选、提取的角度设计练习,以增强训练的针对性。同时针对文学作品阅读语料选择上的特点,一要增加相关体裁的文学理论素养,二是加强对相关体裁的阅读训练,最好是将高考已考过的选文作为典型练习,作深入的分析,尽管过去的考题一般不会再考,但高考从选文到命题设计,都是非常考究的,作为解剖典型的“麻雀”,其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针对试题编制的特点,可以强化两方面的练习:第一,对选择题,在做完题目明确答案后,可从命题的角度加以审视,明确命题的意图、设题的角度,认识干扰项编制的特点,增强对选择题命题方式的理性认识。第二,做简答题,要提出详细审题、准确答题的要求,克服答题的随意性。
再则,针对现代文阅读题目的设计由浅入深的特点,答题应循序而进,但对这一特点又需作辩证的理解。正因为“由浅入深”,后面的题目可能是前面题目的注脚,特别是最后一道多选题,往往从不同角度对阅读材料作出分析,这其中尽管有错误的选项,但多数是正确的。深入地认识选肢,从整体上把握全文,这样再回过头来去解决前面的具体问题,成功率就会更高。
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的命题特点与应试对策 结束。
Tag: 现代文 语文学习方法,语文学习方法资料大全,学习方法 - 语文学习方法
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的命题特点与应试对策相关文章
- ·上一篇:高考作文复习知道:写出文采 写出亮点
- ·下一篇:怎样写好材料话题式作文
- › 名师指导:高考现代散文阅读解题技巧
- › 高考现代文阅读三步法
- › 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的命题特点与应试对策
- › 高考现代散文阅读解题技巧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的命题特点与应试对策
语文学习方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