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沟通全世界的指南针》
[11-11 12:03:49] 来源:http://www.duoxue8.com 小学其他教案 阅读:579次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沟通全世界的指南针》
〖教学目标〗
1.知道指南针的发明与应用是中华民族对于世界文明发展的杰出贡献。
2.初步掌握阅读史料的能力和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3.进一步萌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
师生搜集有关指南针的资料(图片和文字)。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教师提问:“你所见过的指南针是什么样子的?”请几个学生发言。
2.阅读与讨论:指南针发明的根源应从何说起呢?请学生欣赏和阅读教科书第16页司南的照片及文字,并朗读其右侧的课文。
教师讲解:“在很早以前,古人在寻找铁矿时,发现了磁石的吸铁性。”教师朗读:“石,铁之母也。以有磁石,故能引起子,石之不慈者,亦不能引也。”并提问学生,这段文字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古人把磁石的吸铁性比喻为母子之情,故称磁石。)为什么会有南北之极性呢?(磁石在地球磁场的作用下,静止时大致指向南北。)
“最早的指南针是司南,它大约出现在我国的战国时期。最初的指南针是用天然磁石制成的,样子像一只勺子,圆底,可以在平滑的‘地盘’上自由旋转,待它静止的时候,勺柄就会指向南方。这种形状奇特的装置被称做‘司南’。勺子的形状代表大熊星座。众所周知,大熊星座左侧的两颗星与北极星构成一条直线,勺的位置可以清楚地指示出南和北。北宋时期,将磁针和方位盘连成一体,制成了罗盘。罗盘的出现,是指南针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只要一看磁针在方位盘上的位置,就能确定出方位来。航海者们就是依靠罗盘在海上辨别方向的。”
3.小组探究。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根据教科书第16页豆博士的话,算一算中国人发明的指南针大约比欧洲早了多少年。教师可以提示学生,据史书记载,在我国的战国时期就已经提到指南针了,而战国时期的结束时间是公元前221年。请学生讨论:“为什么说郑和下西洋走向世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麦哲伦环球航行、达尔文环球考察,都离不开小小的指南针?”
4.全班交流。各个小组汇报本组的讨论结果。
5.教师总结。教师应向学生强调:“指南针虽小,但它的历史功绩却是不可估量的。我们虽然不知道是谁发明了指南针,但他的功德是不朽的。”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沟通全世界的指南针》 结束。
- ·上一篇: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质量检测试卷
- ·下一篇:《西安這座城》解读
- ›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试卷二
- ›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资料
- ›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试卷一
- ›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试卷一
- ›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 ›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试题
- ›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
- › 小学一年级学年末基础测试卷(北师大版)
- › 《大家都快乐》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 ›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期中测试题及答案一
- ›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二
- ›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试卷一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沟通全世界的指南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