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免费教案-十三岁的际遇
[11-11 12:03:49] 来源:http://www.duoxue8.com 七年级语文教案 阅读:247次
七年级语文免费教案-十三岁的际遇,标签:七年级语文教案资料大全,http://www.duoxue8.com
简介作者: 田晓菲,五六岁时,在家长的引导下读了很多诗和其他文学作品,是个不折不扣“小书呆子”,后来,又学写作,并在初中时出了她的第一本诗集,她的诗作还获得“世界儿童诗歌比赛”的国内奖。1985年,十三岁的她被北京大学英语系破格录取,后来她又出国留学,26岁获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现在哈佛大学任教。 良好习惯 从今做起 检查课前学习: 1、 怎样理解课题《十三岁的际遇》 “际遇”即“遭遇”之意,不过多指好的。“十三岁的际遇”则指作者十三岁时就被“北大”破格录取一事。这是一篇抒情性很强的回忆性散文,作者通过回忆自己从七岁到十六岁的一段生活,抒发了对“北大”的无限感激和热爱之情。 2、 字词认读: 白驹过隙( ) 蓦然( ) 积攒( ) 絮语( ) 安恬( ) 樯橹( ) 惆怅( ) 徜徉( ) 摒弃( ) 迸溅( ) 穹隆( ) 弹指( )撷取( ) 呜咽( ) 犀利( ) 骤然( ) 初读文本 整体感知 自由阅读课文后,以田晓菲的口吻,用第一人称,按 时间的顺序,以“我与北大的故事”为题,讲述田晓菲与北大的故事。 明确:四个阶段(七岁、十岁、十三岁、即将十六岁) 向往北大 进入北大 回报北大 再读文本 局部探究 一、朗读课文第一部分,并思考下列问题: 1、概括这一部分的大意,画出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 2、找出作者从7岁初知北大到16岁回顾北大的感情变化,特别是作者进入北大两年来的思想感情变化。 3、指出这一部分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1、第一部分:写“我”与“北大”结下不解之缘的历程。 7岁:从泛黄的照片中知道北大。——一些莫名的惊奇、喜悦与感动,悄悄升起在孩子的内心。 10岁:乘车经过北大校门,固执地扭过头去不看北大。——现在若看了,以后再来上学就“不新鲜”了。 13岁:到北大读书。 16岁:已是来到北大的第三个秋天了。 每一阶段的生活片断都紧紧扣住“我”与“北大”的“尘缘”,引出对13岁际遇的叙述。第一部分最后一句“北大,两年里积攒下来的那么多话,竟全部悄悄沉淀了下来”,就是为了引出下文对13岁际遇的集中的叙写。 2、作者两年来思想感情的变化: 刚进入北大:“一脑子浪漫念头”,“对什么都充满了兴趣与好奇” 入校两年后的秋天:“心情不胜凉意”,看到新生,感到有些茫然若失。 3、这一部分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表明了作者通过两年的学习后,感到了自己的成长和成熟。 二、朗读第二部分,思考下列问题。 1、概括这一部分的意思,看看它可以分几层。 2、“我不仅为北大感到骄傲,也要让北大为我感到自豪”,这一句话怎么理解呢? 3、作者通过读北大的书和北大的人,形成了对北大的评价,试把这些精彩的语句和语段找出来。 明确:1、第二部分:写“我”在“北大”三年的学习生活。 这部分又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6-9):写北大图书馆给“我”的影响。 第二层(10-11):写北大的人:同学与老师。 第三层(12):总结来到北大两年来的感受——难以用“得失”二字来衡量这一段因浸透了汗水、泪水与欢笑而格外充实的时光。 2、两句相辅相成。上句是作者对北大在学术界、思想界、教育界地位的高度肯定,下句则表达了要为北大创造更辉煌的业绩的雄心壮志。 参观北大图书馆时,这句誓言“骤然显得苍白无力”,作者“心头涌起一种近乎绝望的感觉” ——没有自信,觉得渺小 两年学习后,作者变得“沉静、愉悦、安详”,并在第三部分中重提誓言。 ——自信 北大为她“展示了一个动人的新世界” ;因浸透了汗水、泪水与欢笑而格外充实。 3、 北大的书 最初的感觉 后来的感情 对学校评价 个人成长 个人誓言“苍白无力”,心中感到“近乎 绝望” 开始“进行探寻”,逐渐变得“沉静、愉悦、安详” “真理之光”为学生打开神奇之窗,展示新世界 四个“开始”,三个“渴望” 北大的人 学生 师长 对学校评价 个人成长 肖像 “专注而入迷” “高声争论” “绅士风度” “谈笑风生” “一条生命饱满的河流……向那充满希望的未来流淌。” “因浸透了汗水、泪水与欢笑而格外充实” 品质 “敏感”“纯洁”“犀利”“机智”“生机勃勃” “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严谨治学”“诚恳做人” 作者通过谈北大的书和人,形成了对北大的评价: 1、北大为一个渴望以有限的生命拥抱永恒的小女孩打开了一扇神奇的窗子,从这微风吹拂的窗口,透进纯洁的真理之光。……北大为我展示一个动人的新世界…… 2、吸引我的……是北大特有的敏感,特有的纯洁,言谈到犀利与机智,……为的是永不厌倦地感受北大清新自由的气氛。 3、北大就是一条生命饱满的河流,它从90年前的源头出发,向那充满希望的未来流淌。
七年级语文免费教案-十三岁的际遇 结束。
七年级语文免费教案-十三岁的际遇
学习目标:
简介作者: 田晓菲,五六岁时,在家长的引导下读了很多诗和其他文学作品,是个不折不扣“小书呆子”,后来,又学写作,并在初中时出了她的第一本诗集,她的诗作还获得“世界儿童诗歌比赛”的国内奖。1985年,十三岁的她被北京大学英语系破格录取,后来她又出国留学,26岁获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现在哈佛大学任教。 良好习惯 从今做起 检查课前学习: 1、 怎样理解课题《十三岁的际遇》 “际遇”即“遭遇”之意,不过多指好的。“十三岁的际遇”则指作者十三岁时就被“北大”破格录取一事。这是一篇抒情性很强的回忆性散文,作者通过回忆自己从七岁到十六岁的一段生活,抒发了对“北大”的无限感激和热爱之情。 2、 字词认读: 白驹过隙( ) 蓦然( ) 积攒( ) 絮语( ) 安恬( ) 樯橹( ) 惆怅( ) 徜徉( ) 摒弃( ) 迸溅( ) 穹隆( ) 弹指( )撷取( ) 呜咽( ) 犀利( ) 骤然( ) 初读文本 整体感知 自由阅读课文后,以田晓菲的口吻,用第一人称,按 时间的顺序,以“我与北大的故事”为题,讲述田晓菲与北大的故事。 明确:四个阶段(七岁、十岁、十三岁、即将十六岁) 向往北大 进入北大 回报北大 再读文本 局部探究 一、朗读课文第一部分,并思考下列问题: 1、概括这一部分的大意,画出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 2、找出作者从7岁初知北大到16岁回顾北大的感情变化,特别是作者进入北大两年来的思想感情变化。 3、指出这一部分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1、第一部分:写“我”与“北大”结下不解之缘的历程。 7岁:从泛黄的照片中知道北大。——一些莫名的惊奇、喜悦与感动,悄悄升起在孩子的内心。 10岁:乘车经过北大校门,固执地扭过头去不看北大。——现在若看了,以后再来上学就“不新鲜”了。 13岁:到北大读书。 16岁:已是来到北大的第三个秋天了。 每一阶段的生活片断都紧紧扣住“我”与“北大”的“尘缘”,引出对13岁际遇的叙述。第一部分最后一句“北大,两年里积攒下来的那么多话,竟全部悄悄沉淀了下来”,就是为了引出下文对13岁际遇的集中的叙写。 2、作者两年来思想感情的变化: 刚进入北大:“一脑子浪漫念头”,“对什么都充满了兴趣与好奇” 入校两年后的秋天:“心情不胜凉意”,看到新生,感到有些茫然若失。 3、这一部分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表明了作者通过两年的学习后,感到了自己的成长和成熟。 二、朗读第二部分,思考下列问题。 1、概括这一部分的意思,看看它可以分几层。 2、“我不仅为北大感到骄傲,也要让北大为我感到自豪”,这一句话怎么理解呢? 3、作者通过读北大的书和北大的人,形成了对北大的评价,试把这些精彩的语句和语段找出来。 明确:1、第二部分:写“我”在“北大”三年的学习生活。 这部分又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6-9):写北大图书馆给“我”的影响。 第二层(10-11):写北大的人:同学与老师。 第三层(12):总结来到北大两年来的感受——难以用“得失”二字来衡量这一段因浸透了汗水、泪水与欢笑而格外充实的时光。 2、两句相辅相成。上句是作者对北大在学术界、思想界、教育界地位的高度肯定,下句则表达了要为北大创造更辉煌的业绩的雄心壮志。 参观北大图书馆时,这句誓言“骤然显得苍白无力”,作者“心头涌起一种近乎绝望的感觉” ——没有自信,觉得渺小 两年学习后,作者变得“沉静、愉悦、安详”,并在第三部分中重提誓言。 ——自信 北大为她“展示了一个动人的新世界” ;因浸透了汗水、泪水与欢笑而格外充实。 3、 北大的书 最初的感觉 后来的感情 对学校评价 个人成长 个人誓言“苍白无力”,心中感到“近乎 绝望” 开始“进行探寻”,逐渐变得“沉静、愉悦、安详” “真理之光”为学生打开神奇之窗,展示新世界 四个“开始”,三个“渴望” 北大的人 学生 师长 对学校评价 个人成长 肖像 “专注而入迷” “高声争论” “绅士风度” “谈笑风生” “一条生命饱满的河流……向那充满希望的未来流淌。” “因浸透了汗水、泪水与欢笑而格外充实” 品质 “敏感”“纯洁”“犀利”“机智”“生机勃勃” “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严谨治学”“诚恳做人” 作者通过谈北大的书和人,形成了对北大的评价: 1、北大为一个渴望以有限的生命拥抱永恒的小女孩打开了一扇神奇的窗子,从这微风吹拂的窗口,透进纯洁的真理之光。……北大为我展示一个动人的新世界…… 2、吸引我的……是北大特有的敏感,特有的纯洁,言谈到犀利与机智,……为的是永不厌倦地感受北大清新自由的气氛。 3、北大就是一条生命饱满的河流,它从90年前的源头出发,向那充满希望的未来流淌。
七年级语文免费教案-十三岁的际遇 结束。
Tag: 年级语文 七年级语文教案,七年级语文教案资料大全,教案大全 - 七年级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免费教案-十三岁的际遇相关文章
- ·上一篇:人教版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My classroomA Let’s Talk教案
- ·下一篇:三年级美术上册:《大人国与小人国》教案人教课标版
- › 七年级语文备课组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 › 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总结
- › 七年级语文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 ›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教学计划
- › 七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 › 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 › 七年级语文免费教案-文学——我的挚友
- › 七年级语文免费教案-第二单元诵读欣赏
- › 七年级语文免费教案-社戏
- ›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提纲
- › 七年级语文作文训练教案:有感而发
- › 七年级语文作文指导教案:写自己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七年级语文免费教案-十三岁的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