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多学网学习教育电脑学习电脑维护其他硬件维修刻录机故障维修实例技巧篇

刻录机故障维修实例技巧篇

[08-23 22:51:51]   来源:http://www.duoxue8.com  其他硬件维修   阅读:469
刻录机故障维修实例技巧篇,标签:电脑维修,电脑故障,电脑故障维修大全,http://www.duoxue8.com
去年买了一台内置刻录机SONY CD-RW CRX140E,8×4×32×,用了一年多,感觉还比较好,很少刻废盘。近日突然发现无法使用,连光盘也读不出来。无奈保修期已过,去广州修又路途遥远,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大胆一试,结果修理成功,而且修理过程颇有心得,特写下来与大家共享,也许能对你有所帮助。
  
  从主机中取出刻录机,放在一宽大、光线充足的台上,小心拆开刻录机的底盖,露出电路板。电路板有两块,一大一小,大的由两个螺丝固定。取下螺丝后,要拆开几条连线才能完全取下电路板(只取大的),由于连线是在塑料片基上印制的线排,拆的时候要小心。注意在拆连接线的时候,要先除去上面的胶布,然后掰开线座上的卡子,才能把线排拔出。然后用硬铁丝顶出拖盘,取下面板,这时才能取出上盖。   经过仔细观察,发现是光头伺服部分传动有问题,有两个齿轮没有啮合,一个是电机上的齿轮,一个是旁边的双层齿轮(这个齿轮有点特殊,不知道为什么是两层,而且两层一模一样,都是与第三个齿轮啮合),看来是电机上的齿轮向外滑出了些距离,所以啮合不到。于是用力把它压回去,由于用力过大,齿轮上的部分已经接触到旁边的电路板了,所以无法转动,又用起子把它向外撬了一点,刚好与双层齿轮的上层啮合。试试能传动了,于是装回电路板,接上电脑一试。结果,一通电,就听到“叭叭”的几声,一看是光头在径向来回快速移动,移到两头后,由于速度快,所以打得“叭叭”响。赶紧断电。由于曾经拆过电路板,所以又仔细检查了一遍,没有问题,重新通电问题依旧,我开始怀疑是不是电路出了问题。但我还是没有放弃,继续观察,结果发现了几个问题不好理解。
  
  第一个问题是传动的第二个齿轮是双层齿轮,两层一样,而且和同一个齿轮啮合,不知是何道理。第二个问题是电动机上的齿轮的形状比较特殊,它不是一个单独的齿轮,上面还有一个比齿轮大一点的圆盘,圆盘并没有跟任何部件接触,而且圆盘边缘处下方有一黑色橡胶环,不知是作何用途。第三个问题是光头径向移动到头后如何判断到头了?两头并没有发现任何机关或传感器之类的东西。
  
  第一个问题至今没找到答案。不过后两个问题的解决却是修好刻录机的关键。
  
  我发现橡胶环下的电路上有两个元件(半个绿豆大),而这个电路板上的元件很少,其它地方完全放得下这两个元件,为何要放到这个下方。原来就是用这个和电机上的橡胶环来检测电机的转动。大概橡胶环上有磁性物质,下面的元件则能检测磁场的变化,从而检测电机的转动。现在这个环和下面的元件距离还有点大,元件感应不到,所以检测不到移动,导致光头乱跑。道理想通了,就来试试看。小心的把齿轮往下敲,直到刚好不接触到元件为止。装上一试,果然成功。
  
  刻录机欠载故障实例分析
  
  笔者买的是LG 24×的IDE刻录机,型号是GCE-8240B。当时32×刚刚出来,24×开始降价,所以应该是个比较好的选择时机。但是,笔者在实际应用中遇到了不少问题。
  
  故障现象:LG刻录机安装在笔者的电脑上后,刻录光盘时无法使用最高速进行刻录。刻录时只能使用12×以下,最稳定的是选用8×,不然会频繁出现刻录欠载现象。
  
  故障分析:笔者电脑配置:主板是ABIT的BE6-Ⅱ(BX),CPU是PⅡ233,128MB内存,TNT2pro32MB显卡,15GB昆腾硬盘。笔者曾经尝试换了一块杂牌的VIA693的主板,依然有这个问题。笔者针对故障做了几个可能性的判断。
  
  1.刻录机有问题
  
  笔者使用的是NERO刻录软件,它可以对设备的型号和软件做一个识别。笔者发现可以正常识别刻录机的型号和一些参数,当时版本是1.07,上网查到LG已经升级到1.08版,下载后进行了升级,但没有改善。
  
  2.刻录盘的问题
  
  据笔者所知,的确有不少时候速度上不去是刻录盘的原因。由于笔者的刻录机有8MB的缓存,并且具备“ExacLink”技术来防止自动缓存交互错误,所以,反复出现欠载是比较可能的。由于刻录机24×出现不久,对不少盘的刻录速度的确需要实际的检验。笔者选用了3种价格不同的刻录盘,发现仍然出现问题,排除了刻录盘的问题。
  
  3.电脑和刻录机兼容性问题
  
  一般,出现的故障比较可能的是由设置和软件使用带来的。笔者首先想到的是DMA通道问题。DMA不打开时,CPU的占用率会很高。
  
  主板VIA693必须打4in1的补丁才可以打开DMA,打开后首先发现刻录出错,点“取消”后发现不出错了,但是现象依旧。难道LG刻录机不支持DMA?一查说明书,第一句就是“使用VIA芯片组的主板,请关闭DMA模式”。
www.duoxue8.com   
  由于这块VIA主板不支持UDMA66,不能发挥笔者的硬盘速度。笔者只好仍然使用原来那块BE6Ⅱ的主板。但是,又发现一个问题,BX板的DMA不可选,怎么回事?一旦笔者选择了DMA,光盘的盘符就不见了。由于笔者使用的是Win98操作系统,应该在光驱支持DMA的情况下能正常打开。
  
  查了一下LG刻录机的资料,支持PIO4和DMA。其中,PIO4就是笔者一直使用的模式,PIOProgrammed I/O 模式的最大弊端是耗用极其大量的CPU资源,在以前还未有DMA模式光驱的时候,光驱都是以PIO模式运行。而它所支持的DMA也与笔者平常简称的DMA不同。DMA模式分为Single-Word DMA及Multi-Word DMA两种,跟PIO模式的最大区别是:DMA模式并不用过分依赖CPU的指令而运行,可达到节省处理器运行资源的效果。不过,后来由于Ultra DMA模式的出现和快速普及,这两个模式也只会是昙花一现,不久即被UDMA所取代。而笔者所说的DMA33就是UDMA了,中间出现的DMA已经被替代了。但是,LG刻录机选用的DMA模式是Multi-Word DMA,所以,笔者看不到它支持UDMA33,这是它在选用DMA时的不同。
  
  那么,确认了支持Multi-Word DMA后,还不能打开DMA只有可能是主板上的一些设置导致冲突。进入BIOS设置,发现由于IRQ中断自动识别时出现过问题,笔者强行指定了中断号。恢复自动设置后,再进入“控制面板→系统→设备管理器→CD-ROM→刻录机→属性→设置→DMA设定”中进行选择
  
  刻录机常见故障维修
  
  刻录机
  
  常见故障一:安装刻录机后无法启动电脑
  
  首先切断电脑供电电源,打开机箱外壳检查IDE线是否完全插入,并且要保证PIN-1的接脚位置正确连接。如果刻录机与其它IDE设备共用一条 IDE线,需保证两个设备不能同时设定为“MA”(Master)或“SL”(Slave)方式,可以把一个设置为“MA”,一个设置为“SL”。
  
  常见故障二:使用模拟刻录成功,实际刻录却失败
  
  刻录机提供的“模拟刻录”和“刻录”命令的差别在于是否打出激光光束,而其它的操作都是完全相同的,也就是说,“模拟刻录"可以测试源光盘是否正常,硬盘转速是否够快,剩余磁盘空间是否足够等刻录环境的状况,但无法测试待刻录的盘片是否存在问题和刻录机的激光读写头功率与盘片是否匹配等等。有鉴于此,说明“模拟刻录”成功,而真正刻录失败,说明刻录机与空白盘片之间的兼容性不是很好,可以采用如下两种方法来重新试验一下:
  
  1. 降低刻录机的写入速度,建议2X以下;
  
  2. 请更换另外一个品牌的空白光盘进行刻录操作。出现此种现象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激光读写头功率衰减现象造成的,如果使用相同品牌的盘片刻录,在前一段时间内均正常,则很可能与读写头功率衰减有关,可以送有关厂商维修。
  
  常见故障三:无法复制游戏CD
  
  一些大型的商业软件或者游戏软件,在制作过程中,对光盘的盘片做了保护,所以在进行光盘复制的过程中,会出现无法复制,导致刻录过程发生错误,或者复制以后无法正常使用的情况发生。
  
  常见故障四:刻录的CD音乐不能正常播放
  
  并不是所有的音响设备都能正常读取CD-R盘片的,大多数CD机都不能正常读取CD-RW盘片的内容,所以最好不要用刻录机来刻录CD音乐。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刻录的CD音乐,必须要符合CD-DA文件格式。
  
  常见故障五:刻录软件刻录光盘过程中,有时会出现“BufferUnderrun”的错误提示信息
  
  “BufferUnderrun”错误提示信息的意思为缓冲区欠载。一般在刻录过程中,待刻录数据需要由硬盘经过IDE界面传送给主机,再经由IDE界面传送到刻录机的高速缓存中(BufferMemory),最后刻录机把储存在BufferMemory里的数据信息刻录到CD-R或CD-RW盘片上,这些动作都必须是连续的,绝对不能中断,如果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会造成刻录机无法正常写入数据,并出现缓冲区欠载的错误提示,进而是盘片报废。解决的办法就是,在刻录之前需要关闭一些常驻内存的程序,比如关闭光盘自动插入通告,关闭防毒软件、Window任务管理和计划任务程序和屏幕保护程序等等。
  
  常见故障六:光盘刻录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刻录失败

[1] [2] [3]  下一页


刻录机故障维修实例技巧篇 结束。
Tag:其他硬件维修电脑维修,电脑故障,电脑故障维修大全电脑学习 - 电脑维护 - 其他硬件维修
刻录机故障维修实例技巧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