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相关法律模拟试卷(三)
[01-23 14:51:18] 来源:http://www.duoxue8.com 注册税务师考试试题 阅读:980次 21.甲、乙、丙、丁四人共同出资设立了一个有限责任公司,其中甲、丙、丁以现金出资,乙以土地使用权出资,作价15万元。公司成立半年后吸收戊入股。一年后该公司因拖欠巨额债务被诉诸法院。法院查明,乙作为出资的土地使用权出资时仅值10万元,甲现有可执行财产4万元,下列各项中,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
A.乙以现有财产补交差额,不足部分由甲、丙、丁、戊补足
B.乙以现有财产补交差额,不足部分由甲、丙、丁补足
C.甲、乙、丙、丁四人负连带责任,差额由四人补足。
D.乙以现有财产补交差额,不足部分待乙有财产时再补
【答案】B
【解析】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发现作为出资的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的实际价额显着低于公司章程所定价额的,应当由交付该出资的股东补交其差额,公司设立时的其他股东对其承担连带责任。
22.根据民法理论,租赁合同是( )。
A.实践性合同
B.单务合同
C.有偿合同
D.转移财产所有权的合同
【答案】C
【解析】租赁合同是诺成、双务、有偿合同。
23.在公司清算中,公司的财产应当首先支付( )。
A.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 B.清算费用
C.各项税款 D.公司债务
【答案】B
【解析】公司财产能够清偿公司债务的,按照下列顺序分别支付:清算费用、拖欠职工的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拖欠的税款、清偿公司的其他债务。
24.破产法规定,企业整顿期间,应将整顿的情况定期向( )报告,同时向( )报告,并听取意见。
A.债权人会议,企业职代会
B.债权人会议,人民法院
C.人民法院,股东大会
D.债权人会议,股东大会
【答案】B
【解析】企业整顿期间,应将整顿的情况定期向债权人会议报告,同时向人民法院报告,并听取意见。
25.债权人会议的召集,在人民法院受理破产案件( )。
A.公告3个月期满后 B.公告2个月期满后
C.公告1个月后 D.公告30日后
【答案】A
【解析】根据规定,第一次债权人会议由人民法院召集并主持,在人民法院受理破产案件公告3个月期满后召开。
26.999年8月?甲、乙、丙共同出资设立了A有限责任公司。20xx年5月,丙与丁达成协议,将其在A公司的出资全部转让给丁,甲、乙均不同意。下列解决方案中,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的是( )。 (20xx年)
A、由甲或乙购买丙的出资
B、由甲和乙共同购买丙的出资
C、如果甲、乙均不愿购买?丙无权将出资转让给丁
D、如果甲、乙均不愿购买,丙有权将出资转让给丁
【答案】C
【解析】公司法规定,股东之间可以互相转让出资。但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其出资时,必须经全体股东的过半数同意;不同意转让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出资,如果不购买该转让的出资,视为同意转让。本题中该公司有三个股东,其中丙向股东以外的人丁转让其出资,甲、乙均不同意,则甲、乙应当购买该转让的出资,若不购买,视为同意转让。
27.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被代理人出具的授权委托书授权不明的,应当由( )。
A.被代理人对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
B.代理人对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被代理人不负责任
C.被代理人对第三人承担责任,代理人负连带责任
D.先由代理人对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代理人无法承担责任的,由被代理人承担责任
【答案】C
【解析】被代理人出具的授权委托书授权不明的,被代理人对第三人承担责任,代理人负连带责任。
28.根据《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由人民法院指定举证期限的,指定的期限不得少于( )。
A.15 日 B.20日
C.30日 D.60日
【答案】C
【解析】举证期限可以由当事人协商一致,并经人民法院认定。由人民法院指定举证期限的,指定的举证期限不得少于30日,自当事人收到案件受理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的次日起计算。
29.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普通地域管辖的确定原则是以( )的人民法院为诉讼管辖法院。
A.原告住所地 B.原告经常居住地
C.被告住所地 D.被告所在地
【答案】C
【解析】普通地域管辖实行原告就被告的原则,一般由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为诉讼管辖法院。
30.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对原告的起诉经过审查,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在7日内( )。
A.通知当事人不受理 B.裁定不予受理
C.裁定驳回起诉 D.判决驳回起诉
【答案】B
【解析】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经审查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在7日内裁定不予受理;立案后,发现起诉不符合受理条件的,裁定驳回起诉。裁定不予受理、驳回起诉的案件,原告再次起诉如符合起诉条件,法院应受理。
31.我国刑法将犯罪主体分为( )。
A.自然人犯罪主体和单位犯罪主体
B.普通主体和特殊主体
C.公民主体和法人主体
D.个人主体和集团主体
【答案】A
【解析】犯罪主体分为自然人犯罪主体和单位犯罪主体两类。
32.危害行为可以分为( )。
A.故意行为和过失行为 B.作为和不作为
C.有意识行为和无意识行为 D.自愿行为和无意识行为
【答案】B
【解析】危害行为,是指表现人的意识或意志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
33.某甲经常指使其13岁的儿子盗窃别人财物,数额巨大,甲和其儿子的行为属于 ( )。
A.共同犯罪
B.甲为教唆犯,其儿子不构成犯罪。
C.甲单独构成犯罪,其儿子不构成犯罪。
D.甲和其儿子均不构成犯罪
【答案】B
【解析】其13岁的儿子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不构成犯罪。
34.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区别的关键是( )。
A.犯罪中止是犯罪的未完成形态,犯罪未遂是犯罪的完成形态。
B.对于中止犯,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C.犯罪中止是行为人基于自己的意志而放弃犯罪,犯罪未遂是基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被迫停止犯罪
D.犯罪中止可以发生在犯罪预备阶段,犯罪未遂只能发生在犯罪实行阶段
【答案】C
【解析】因意志以外的原因而被迫停止犯罪,这是区分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基本标志。
35.犯罪的直接故意是行为人对自己行为必然或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
A.应当预见并希望发生 B.已经预见并希望发生
C.认识到并希望发生 D.明知并希望发生
【答案】D
【解析】直接故意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二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36.一般累犯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 )以内,再判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
A.3年 B.4年
C.5年 D.7年
【答案】C
【解析】一般累犯的概念。
37.证据是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证据事实必须同案件事实有关联,体现的是证据的( )。
A .客观性 B.真实性 C.法律性 D.相关性
【答案】D
【解析】证据的基本特征。
38.对于人民检察院所作的不起诉决定,被害人不服的,可以( )。
A.直接向作出不起诉决定的人民检察院申诉
B.直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起诉
C.向作出不起诉决定的人民检察院的同级人民法院起诉
D.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
【答案】D
【解析】被害人作为刑事诉讼案件中的当事人,对人民检察院作出的不起诉决定不服的,有权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起申诉。
39.公诉人在法庭上宣读起诉书以后,( )可以就起诉书指控的犯罪进行陈述。
A.被告人及其辩护人
B.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
C.辩护人
D.被告人、被害人
【答案】D
【解析】法庭调查是法庭审判的中心环节。其程序是:公诉人宣读起诉书;被告人、被害人就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分别陈述;讯问、发问被告人、被害人;出示、核实证据。
40.第二审人民法院在对第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的范围是( )。
A.全部
B.部分
C.大部分
D.提出上诉和抗诉的部分
【答案】A
【解析】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抗诉案件,应当就第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全面审查,不受上诉或者抗诉的限制。
税收相关法律模拟试卷(三) 结束。
- ·上一个:税收相关法律模拟试卷(二)
- 税收相关法律模拟试卷(三)
- › 注税师考试试题—《税收相关法律》[5]
- › 注税师考试试题—《税收相关法律》[4]
- › 注税师考试试题—《税收相关法律》[3]
- › 注税师考试试题—《税收相关法律》[2]
- › 注税师考试试题—《税收相关法律》[1]
- › 税收相关法律模拟试卷(六)
- › 税收相关法律模拟试卷(五)
- › 税收相关法律模拟试卷(四)
- › 税收相关法律模拟试卷(三)
- › 税收相关法律模拟试卷(二)
- › 税收相关法律模拟试卷(一)
- › 注册税务师《税收相关法律》精密试题(11)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税收相关法律模拟试卷(三)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税收相关法律模拟试卷(三)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税收相关法律模拟试卷(三)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税收相关法律模拟试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