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多学网文章知识物业管理物业财务建立有物业管理行业特点的管理处财务管理制度的研究

建立有物业管理行业特点的管理处财务管理制度的研究

[01-24 00:18:23]   来源:http://www.duoxue8.com  物业财务   阅读:258
建立有物业管理行业特点的管理处财务管理制度的研究,标签:物业管理培训,物业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物业管理制度,http://www.duoxue8.com

  一、物业管理费会计核算主体基本无“资产”

  一般会计要素中的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能用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按资产的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它资产。

  管理费的会计核算主体——物业管理处,是物业管理企业的派出机构,没有投资者投入的注册资本。即使有的管理处注册了非法人营业机构,也多半是用管理费作为资本进行注册。这两类管理处实际成了无资产的独立运作机构。为什么说它基本无资产呢?这是因为管理处除了无注册资本,无长期投资外,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和递延资产等又都是属于业主权益,只有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的使用权和管理权属于管理处。也就是说它尚有控制能用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以及管理处所管理项目过程中产生的无形资产。所以,管理处作为会计主体具有不完全资产拥有的特点,这与一般会计原理有一定的区别。

  二、物业管理费会计过程基本无“负债”

  “负债”是指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负债是企业筹措资金的主要渠道,但它不能归企业永久支配使用,必须按期归还或偿还。  管理处的管理费收入,根据提前测算好的经业主大会同意或政府主管部门批准的物业管理服务全成本,并由业主提前支付的以物业管理费为主要内容的代管性费用。其总体原则是以支订收,操作上是先交钱后提供(服务)产品。理论上是所交费用应满足劳务支出,所以一般不需要借贷。其会计主体具有无负债性质。但目前一些管理处在入伙初期,由于筹备期间投入较大,管理成本较高,有些投入又需要形成递延资产,无法快速回收,故有提前预收若干个月管理费的做法,以缓解入住初期资金的紧张状态。还有一些管理费偏低的小区实行一季、半年或一年一次性缴交管理费的。形成了物业管理处对财务对象(业主)的短期负债现象,这与一般企业的借贷性质不同,所以,它属于基本无负债。

  三、物业管理费“所有者权益”是业主

  所有者权益是指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它构成企业资金筹集的一大部分,它在量上表现为企业全部资产总额减去全部负债总额后的净额,包括企业投资者的投入资本以及形成的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

  由于物业管理费的会计主体在会计对象中没有资产投入,也就不能产生资本公积金。又由于物业管理费是以支订收,不具备资本公积金积累的要求和条件。因此应根据多退少补原则,将管理费结余转至下年度用于待补亏和顶分摊。如果连年结余或数额过大,则应适当返还业主并降低管理费标准。从以上状况可以看出,管理费会计核算中不存在未分配利润的问题。所以,作为会计主体,管理处乃至物业管理企业对以管理费为主体的经营收入并没有所有者权益,只有业主委托授权之下的使用权和对资金的管理权,而所有者权益为全体业主共有。

  四、物业管理费全部是“成本和费用”

  一般财务活动中的费用概念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耗费,包括能直接计入生产经营成本的材料费用,人员工资等直接费用;计入生产经营成本的制造费用和其它间接费用以及计入当期损益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等期间费用。

  物业管理费的成本构成显示:70%以上的部分为提供管理和服务的物化成本和活劳动成本,20-30%左右的费用属于当期损益的期间费用,如企业管理费用、固定税费等。物业管理企业的佣金也按照一定(政府指导)的比例,编入到管理费结构当中,作为成本的期间费用当期交付给物业管理企业。

  所以,物业管理费除大、中修和更新基金不属费用,但需当期计提或另外建立专项帐户外,其性质全部是费用,即便是当期出现管理费结余,待结转至下年度时仍然变成了费用。

  五、物业管理费会计主体没有“利润”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也就是收入与费用配比相抵后的差额,包括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入净额,如果收入小于费用,其净额表现为亏损。

  从物业管理费会计核算活动的表面看,它的结余和利润是很相似的,但由于管理费本身的所有者权益与一般企业资金的所有者权益不同,其经营活动的正净额不能被经营者拿走。同时,业主交了管理费后经过物业管理处的经营活动产生的最终成果也不允许被随意拿回。所以,只有把它的性质确定为不是利润(成果),而是业主的钱没有花完剩下(结余)的。如果这个结余是通过经营管理 者的努力在完成服务标准的情况下额外实现的,则应在“多退少补”原则上确定一个带有奖励性质的分配办法,如业主、管理处员工、物业管理企业和盈余公积金结转下年度等各占多少比例进行适当的二次分配。但这种分配是与管理费如有缺口需要业主补交为对应性前提的,是以管理费能否满足管理服务成本为基础的,因此,结余只有进行二次分配时才可变成利润,如不进行二次分配直接结转下年度的结余,是与利润的性质有根本区别的。
第四部分:物业管理处会计核算与管理的特定原则


  从物业管理处费用构成的主要内容物业管理费的性质及其会计核算的特性来延伸,管理费的会计核算和管理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业主支付原则

  物业管理费由业主(用户)支付,是理所当然的,这里为什么要把它强调为原则呢?主要基于三种情况:首先,物业管理费是物业管理活动中需求与服务这个市场关系中的交易环节,业主作为物业管理服务的消费者,有支付费用的义务。其次,我们在日常管理费收取工作中经常碰到部分业主以各种理由拒交管理费、一些租户恶意逃租和逃管理费等情况。再次,有些建设单位对空置房以无业主为由不交管理费,这些现象的存在客观上要求明确物业管理费的业主支付原则。

  实际上,物业管理企业从早期介入、前期管理、接管物业和在物业管理的实际运作中,绝不会因上述列举的三种情况之一的存在而停止部分物业管理活动,或减少一部分工作人员。尤其在接管后的入住初期,由于各方面的衔接与磨合、二次装修管理以及接管初期的配套完善等原因,更需要充足的人力和资金来保证物业管理的正常运作。换言之,物业管理过程中业主有权监督物业管理的运作,甚至在物业管理的服务出现严重问题时,有权辞退物业管理企业,但据此不交管理费,除给物业管理企业造成损失外,在物业管理上带来的影响,受害者只能是业主自己。所以,只有通过进一步明确业主(用户)支付管理费的责任和义务,树立原则意识,才能更进一步的规范和理顺物业管理费的收取和管理问题。

  二、独立核算原则

  会计主体成立的前提必须是拥有独立资金,进行独立经济活动的企业、实行独立会计报告的企业或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而多数管理处做为物业管理企业的派出机构,为什么也要实行独立核算?首先,物业管理具有代管的管理性质和行为。管理处做为派出机构既是经营、管理、服务的独立体系,又有区域规模和形式的独立性。所以必然形成了会计主体的独立性和会计核算的独立性。其次,由于管理费中对于会计主体向上级缴交的企业管理费和利润,已作为成本在当期交付,其余部分除了税收外,基本上应全部用于对物业的维护管理和服务上,这就要求其会计主体成为以会计核算的独立为主要内容的独立运作。再次,由于管理费的所有者权益属业主,如果不实行独立核算,而由物业管理企业甚至建设单位统一核算,就不能有效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造成业主利益遭受侵害。

  三、多退少补原则

  从管理费的概念和性质中可以看到,管理费的所有权属于业主,管理者只被赋予了使用权或者叫做业主监督下的支配权。从管理费的构成和使用功能上来说,基本上都是直接为管理和服务所运用的费用。由于管理费标准的编制被确定(批准)后在一定的时间内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常数 
,而管理内容、服务对象和市场变化则是一个绝对变量因素。这就产生了在某种情况下或某项费用开支不足时需要业主(用户)分摊和在另外情况下管理费出现了结余,如果从客观实际和业主权益的全方位考虑的话,对于管理费的结余和亏损应采用周期性(一般以一个财务年度为限)多退少补的办法来确定会计原则。具体操作可按以下方式:

  1、亏损

  由于市场变化,物价上涨,自然灾害或计划外维修,更新项目等方面的原因使管理费出现亏损,应区分不同情况,按保险公司赔偿、上年度结余填补、业主分摊等方法进行处理。如果属正常情况且持续性亏损,则应考虑是否因为管理费标准过低而提请增加管理费标准。

  2、结余

  在管理工作中由于管理得当,精打细算和技术改造延长使用寿命以及市场物价下降等原因,导致管理费出现结余的情况,其结余部分可在一个财务周期结束时用以下办法处理:一般的结余可转至下年度,数额较大时根据情况适当进行二次分配,可拿出一部分返还给业主(当年用户);一部分转移至下年度管理费中用于待补亏和顶分摊;同时为鼓励管理者为节余所做的有效劳动,提取一部分做为管理处特殊奖励,以激励员工在管理服务活动中不断开源节流,另外一部分纳入当年利润中归管理者所有。如果属正常情况的连年结余,则可考虑订出一定比例纳入物业管理基金,最后仍有较多结余时应考虑下调管理费标准。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建立有物业管理行业特点的管理处财务管理制度的研究 结束。
Tag:物业财务物业管理培训,物业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物业管理制度物业管理 - 物业财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