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 多学网 - http://www.duoxue8.com !
当前位置:多学网文章知识幼儿教育优生优育学龄前儿童常见疾病儿童的抗生素应用误区

儿童的抗生素应用误区

[11-11 11:55:21]   来源:http://www.duoxue8.com  儿童常见疾病   阅读:605
儿童的抗生素应用误区,标签:学龄前儿童疾病预防,学龄前儿童疾病常识,http://www.duoxue8.com
文 章 来 自     ■近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披露,我国7岁以下儿童因为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耳聋的多达30万人,在总体聋哑儿童中,比例高达30%至40%。
    ■抗生素误用是世界公共卫生问题。抗生素的误用包括滥用(无应用指征病例中应用),甚至严重滥用(抗生素联用),在有应用指征时抗生素种类选择或联用方式不当。
    ■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儿童期常见疾病,也是抗生素滥用最为常见的领域之一;存在的问题是非细菌感染患儿普遍使用不必要的抗生素治疗,而细菌感染患儿又得不到适宜的抗生素治疗。
    1
    没有细菌感染的依据,但仍使用抗生素
    这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临床上存在这样一种习惯,一个病儿来院,似乎不用一些抗生素不能令家长放心;事实上儿童的上呼吸道感染95%为病毒性感染,下呼吸道感染中也有许多是病毒感染,使用抗生素不仅没有效果,反而容易导致正常菌群紊乱,增加毒副作用及耐药性。
    2
    凭个人经验用药很多医生错误地认为,治疗呼吸道感染可以凭自己经验来使用抗生素。这种观点是不准确的。首先,所谓的抗生素经验治疗不是个人的经验,而是通过长期的治疗实践,并经过病原学、流行病学研究得到证实的获得一致认可的抗生素治疗方案,这个方案同时在临床反馈中得到验证;其次,经验治疗还需根据本地区、本单位甚至局部区域如病房的病原学特点进行具体分析,由于长期应用某些抗生素,局部地区的细菌可能发生明显的耐药性改变,这时就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3
    门诊过多使用静脉用药近年来,各大医院都在抱怨门诊的输液人数明显增加。在儿科,门诊就诊的大部分是呼吸道感染的患儿,使用抗生素静脉输注的数量也逐年增多;其中的大部分原因是家长担心“病情进展”或希望“尽快好转”而要求医生使用抗生素输液;结果不仅仅是导致医疗费用增加,更严重的是耐药性增多,还形成“不输液效果不好”的错误观念。
    4
    滥用高档抗生素同样的原因,高档抗生素越来越得到家长的“青睐”,很多人认为高档抗生素杀菌力强、覆盖范围广、治疗效果好,这其中多数是抗G-杆菌抗生素,其实作为门诊病人,大部分系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虽然近年G-杆菌发病率有所增加,其病原依然主要是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G+细菌,况且对这些细菌青霉素、第一代头孢菌素等疗效良好;高档抗生素尤其是抗G-杆菌抗生素的使用增加了费用及细菌耐药性,同时容易引起菌群失调,导致二重感染。
    5
    不根据药物的特性、组织分布性用药不同的药物进入机体后,其药代学与药动学是不同的。应该考虑到其组织的分布特性(脂溶/水溶性、药物分布容积、代谢方式等)以及半衰期等合理选用抗生素。呼吸道感染时:浓度较高,使用效果较好。而半衰期决定了药物使用的周期;很多地方,使用抗生素一律采用一天一次的给药方式,使药物在体内的浓度波动太大,达不到良好的杀菌效果,导致疾病加重或迁延,耐药性增加,并频繁换药,这是应该得到纠正的。
    6
    疗程过长一般来说,呼吸道的细菌感染除非是比较特殊的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感染,像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肠杆菌等感染,通过敏感抗生素的治疗,一周左右体内细菌均能获得有效的清除,再使用抗生素意义不大;在疾病的恢复期常存在咳嗽、咳痰等症状,肺部少量罗音,这些并不是炎症没有控制的表现,而是在疾病的恢复期机体需要清除分解呼吸道坏死物质(肺部罗音),或呼吸道局部神经受到刺激的表现,这时感染已经消除,不需要继续使用抗生素。
    因此我们建议家长,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轻易用抗生素为孩子治疗感冒或腹泻等小病,不要随便到药店购买抗生素给孩子服用,抗生素应用应由儿科医生决定;一旦使用抗生素,要坚持以下原则:能用窄谱的不要用广谱抗菌药,用口服能解决就不要打针,能用肌肉注射的就不要用静脉滴注,用一种抗生素能解决的就不要用两种,能用普通抗生素的就不要用高级的抗生素。

文 章 来 自
儿童的抗生素应用误区 结束。
Tag: 儿童常见疾病学龄前儿童疾病预防,学龄前儿童疾病常识幼儿教育 - 优生优育 - 学龄前 - 儿童常见疾病
儿童的抗生素应用误区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