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多学网文章知识作文园地记叙文建党90周年征文关于杨善洲精神叙事诗歌

建党90周年征文关于杨善洲精神叙事诗歌

[10-28 19:44:04]   来源:http://www.duoxue8.com  记叙文   阅读:0
建党90周年征文关于杨善洲精神叙事诗歌,标签:记叙文600字,记叙文范文,高中记叙文范文,http://www.duoxue8.com

为了御寒,常年四季烧火塘

蒲团安坐火塘温

世上不知何岁月

刚建起的林场到处需要钱

修路请技术员勘测需要一笔不小的费用

他买来水平仪,带着几个小工自己勘测

硬是修通了一条二十六公里的弹石路

每公里路花费不到一万元。

碰上林场经济困难的时候

他就把自己的退休金拿出来用于发工资

他去省里要了二百万元的造林资金

按市里相关引资奖励规定

他可以提成三十万元

但他一文不要。他对劝他的人说:

“我凭什么要这笔钱?

那是国家的钱、百姓的血汗!”

1993年,老书记的孙子杨福李在大亮山打工。

工作艰苦且工价又低

离开大亮山去外地打工

违反了他和林场签订的合约

他不管多少人为他孙子求情

说:“皇帝的儿子也不行,

违反了合约不处罚,以后还怎么管理?”

硬是督促着场里处罚杨福李三百元违约金

“赶马老人”,这是他在大亮山人们

送给他的又一个称呼

在苗木紧缺的日子

大家常常看到老书记赶着马帮

风尘仆仆地穿梭于有苗木的各州县

德宏、芒市、昌宁、腾冲、龙陵……

他还到大理引进雪梨、核桃等果树苗,

用自己发明的萝卜保鲜法

将果树种苗和穗苗插进水分充足的萝卜

带回大亮山栽种、嫁接

保山人自己有的许多优良果木

雪梨、母猪梨

大多是他从外地引进的品种

为了节约每一分钱

他节衣缩食

提着塑料口袋

到施甸县城的水果摊旁

捡人们扔下的桃核、杏子核

带回山上育苗

恰巧碰上他的一位老部下

“老书记,你怎么会跑到大街上捡果核?”

杨善洲坦然一笑:“山上的日子过不下去

来街上捡点果核去育苗”

很长一段时间里

单位每次开会用过的纸杯

他都要人攒起来,等他回来拿

他要用这些废纸杯

带回山当营养袋育“百日苗”

在油毛毡棚前,他亲手种了不少木瓜树

当他的关节炎发作时

就煮木瓜水喝了治痛

他要求林场职工外出时

要带一棵棠梨树或丁香花回山

棠梨树用来嫁接香甜的雪梨

丁香花用来芬芳朴素的大山

在这深山僻壤

人们无法分辩城里的卡拉OK厅

证券交易所、当铺、通宵电影院

车水马龙与这方土地上的溪水

林涛、鸟巢、青草、果实、风月、鸟鸣

孰轻孰重

但他知道,人虽不是植物

但人也有潜在的根

那是人类与土地 www.duoxue8.com

所保持的必然联系

人性就是这朴素的根须

结出的花朵

他还用行动告诉我们

人没有精神,骨头就会散架

他扎根大亮山艰苦创业的日子

让人不禁想起《山海经·海外北经》中的描述

“夸父与日逐走,渴欲得饮。饮于河、渭

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他在任时的高风亮节

又在大亮山生辉

无论下乡还是出差

他都是自掏腰包

从不拿林场的半分五厘

二十三年来从未在林场报过一张发票和单子

一分出差费

和他一起出差

吃饭都是凑钱开伙

有人说他 “小家子”脾气

但大爱如山

正是在这种国家利益

和家庭利益权衡的天平上,

他始终如一坚持的这种本色

成就了一个共产党员在所处时代的

一种可贵风范

两袖清风,一身正气

油毛毡棚前面有一些雪松

是老书记亲手栽的

一天,他给这些树修枝

被青苔滑倒,左腿粉碎性骨折

半年后他又执意上到了

海拔二千多米的大亮山

从此,一对木拐与他形影不离

在他阳光一样热切的望眼里

一棵棵新栽的小树

都骄傲地昂着头

幸福地成长

像春天伸开的十指

描绘出一个如画的世界

一年年过去,千沟万壑

发出醉人的新绿,道道山溪

唱出大山欢乐的歌

密林成了野鸡、野兔、鹧鸪

果子狸等生灵的

产床、摇篮和家园

成为施甸的肺叶,活力无限

更成为人们脱贫的希望

多年贫穷的雷打树村

从林场的树成活的第三年起

村民进山割草垫圈

农家肥增多了,粮食产量上去了

林场的路通了以后

当地农民卖菜收入提高了好几倍

一天天走近富裕的日子

芭蕉林村是一个苗族、彝族聚居的村子

路没有修通之前

村民卖柴火只有用双肩挑到山外

路通了以后,老书记又帮助他们

架通通了电。山绿了

风调雨顺

摆田绿厂子也是一个很穷的山村

老书记就让村民到山上砍了一千多担柴火去卖

用卖了柴的钱买电线电杆架通了电

又指导科学种烤烟,现在

全村家家户户修了新房子

一百多户人家的杨梅寨水平社

人们做梦都想用上电

老书记多方筹集了八万四千元

给村子里接上了电

同时也解决了他们村稻田的灌溉难题……

五点六万亩林场解决了八个行政村生产生活用电

六个行政村的道路交通和

四个行政村三千户一万多人畜饮水难题

村民人均产粮由原来的二百斤提高到九百斤

临界周边四个贫困村一百多贫困户

开始脱贫致富

春催桃李满芬芳

笑看雨露润秋华

时间滔滔如逝水

留下的是,越来越茂盛

越来越挺拔的树林

怀抱大山如怀抱

婴儿一样深情

茑飞草长,春天的色彩

在这里永驻

现林场管理面积已达七万三千多亩

森林覆盖率百分之九十七

森林资金价值近四亿元

杨善洲荣膺全国绿化十大标兵

全国绿化奖章

全国环境保护杰出贡献者

全国老有所为先进个人等称号

这是信念和汗珠

日月精魂孕育的殊荣

松风高驻千年鹤

玉露长滋五色芝

2008年11月11日

在大亮山林场施甸办事处会议室里 www.duoxue8.com

杨善洲把浸透自己血汗

创办二十年的大亮山林场经营管理权

无偿交给县林业局

并拒绝了十万元奖金

完成了自己许下的庄严承诺

让人们再次感受到

他那比时间和空间更广博阔大的

共产党员的情怀

 

下部:永远的守望

2010年8月20日

84岁的杨善洲因患严重的肺心病住院

正是秋收秋种的大忙季节  

施甸、隆阳区的农民闻讯

仍派出代表赶到医院看望他们的老书记

潞江坝一位拄着拐杖的老大妈来到病床前

看着他已经昏迷不醒

流着泪呼喊

“你是一位大好人,我们几个老人已经约好

要到寺庙磕头保你平安!”

一位家住河图的老农在电视上

看到杨善洲生病的消息,竟顿足流泪

金鸡的一位年轻老板

得知杨善洲吞咽已经十分困难,

连夜开车赶往德宏买回了遮放贡米送往医院

叫人煮稀粥给老人喝

燃烧自我,造福苍生

世道人心

牵挂别人的人

永远也会被别人

在心里牵挂……

 

生如百夏花之绚烂

死如秋叶之静美

2010年10月13日上午

杨善洲魂归故里

他的骨灰,从保山送回家乡

苍天无语,芳草无言

灵车开到施甸县姚关镇陡坡村路口

杨善洲的胞衣之地

路口周围都是人

所有的车辆都停了下来

人们默默地迎接着老书记的归来

人们流着泪说

“这样一位大好人

我们要来看他最后一眼!”

次日,一支护送着杨善洲骨灰的车队

在如泣如诉的哀乐声中

缓缓驶向大亮山

车队驶入林场,人们看到

在英木苍苍的林野

一个高大的辕门立在林间道路上

辕门两边是一副挽联:

“举世吊英灵呜呜秋雨哭书记

神州垂典范湛湛青山慰国魂”

在十三公里的进山道路两旁

每隔十五米的树上

对称地挂上了洁白的花朵

这些白花是林场的职工们

天刚亮就开始挂在树上的

林场工人们泣不成声

“这是我们为老书记引路用的

怕他回家的时候迷路”

老书记怎么会找不到家呢

每一棵树都熟悉他

每一条山径都熟悉他

就像他熟悉,每一棵树

每一条山径

在老书记当年亲手建盖

如今已经破旧不堪的油毛毡棚前

他当年亲手栽下的雪松树

根深叶茂,生机勃勃

他的骨灰就安葬在这里

青青河畔草

绵绵思远道

林场工人都知道

在所有的树种里

他独爱雪松

地委大院里种雪松

油毛毡棚前种雪松、姚关清平洞前也种雪松

他常对林场的职工说

“等我死后,就把我埋在这里

你们想我了,就到雪松树下坐坐!”

对大山赤子之爱

生生死死都放不开

就在这一天,老书记终于实现了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建党90周年征文关于杨善洲精神叙事诗歌 结束。
Tag:记叙文记叙文600字,记叙文范文,高中记叙文范文作文园地 - 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