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 多学网 - http://www.duoxue8.com !
当前位置:多学网学习教育学习方法初中学习方法文采 文章因你而精彩

文采 文章因你而精彩

[11-11 12:01:09]   来源:http://www.duoxue8.com  初中学习方法   阅读:624
文采 文章因你而精彩,标签:初中学习方法资料大全,http://www.duoxue8.com
⊙ 山东省青岛十七中  曹春梅

    《论语》有言:“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谈的虽然是评判君子的标准,但用这句话来谈论作文之道同样适用。在高考考场作文中,含蓄质朴的作文未必是应试佳作,满载文采的应试作文往往能获取高分,因为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文章在任何场合都是充满魅力和磁性的。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中明确要求“有文采”,具体到几个方面就是:词语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一、词语贴切


    古典诗词中通过锤炼动词、形容词而使文句画龙点睛的例子俯拾皆是。如孔尚任的《哀江南》里“你记得跨清溪半里桥,旧红板没一条,秋水长天人过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在这里,一个“剩”字引人注目,作者没有用“留”、“见”,其妙处就在“剩”字一般是被动的,而且有“残存”、“残余”的意思,突出了今昔对比的变迁感。又如蒋捷的“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红与绿道出了蒋捷感叹时光匆匆、春光易逝的这份“着色的思绪”。应试作文中,做到“词语贴切”是考生迈向有文采的有力的一步。比如下面这段文字:


    春天一到,仿佛一夜之间,它的秃枝上就绽满了花蕾——其实不是花蕾是叶芽,然后呼啦啦,春风在院子的一端扯起了一面绿色的旗帜,最叫人惊喜的是从绿叶中抽出的心藤茎,食指粗,箭一般的一蹿就蹿出去老远。


    不说墙头上一片葱翠,而说“春风在院子的一端扯起了一面绿色的旗帜”,“扯”“旗帜”一下子写出春意盎然的景致。“抽”字用得很形象,化静为动,与后面的“蹿”遥相呼应。整个文段的动词使用得很好,增强了文段的文采。又如下面这段文字:


    他在埋头写什么东西,只见他右手飞快地旋转,短短几秒钟,一行密集而杂乱的墨渍从他笔中溜出。他小小的眼睛此时大如葡萄,眨也不眨地在书本与作业本上“点跳”。他的肩一耸一耸的,汗滴湿了本子。领子上的扣被解开了,左手不断地在脖子处扇动。他看起来很着急,被汗浸湿的短发狠狠地拍在前额上,嘴唇抿成了绛紫色。


    与上个文段相似,作者在人物的肖像描写中也用了一连串贴切的动词对人物进行刻画。首先是“溜”,这个动词很准确地表现了偷偷摸摸的心理,所以写出来的不是字,而是“密集而杂乱的墨渍”;其次是“点跳”“一耸一耸”“滴湿”“解开”“扇动”这一连串动词,让读者读到这里也替“他”着急;最后作者用“拍”字写他情急之中汗如雨下的惨状,又用一个“抿”字道出了紧张到极致,嘴唇都变色的生理现象。真是又生动又形象,活色生香地写出了一个处在焦虑之中的人物形象,用语极其讲究。
    当然词语贴切既要求动词运用贴切,也要求形容词、数词甚至虚词运用得恰到好处。这一点大家还可以参考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中叠词的使用。

    二、句式灵活


    考场作文以散句为主,但如果考生能在散句中嵌入成语、对联等结构整齐、语言对称的句子成分,使语言参差错落、跌宕多姿,文章就会在语言的节奏、气势的缓急、音韵的和谐、文辞的考究上具有不同凡响的效果,文章既能朗朗上口,又不失厚重典雅。比如下面这段文字: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就在烽火漫遍神州的东汉乱世,两个英雄成就了一段荡气回肠的不朽史诗。一边是“雄姿英发,羽扇纶巾”的少年英豪周瑜,一边是兵临城下“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盖世枭雄曹操。随着一声令下,一排排战船如流星划破夜空,一声声战鼓如雷霆震耳欲聋。在连天的火光中不是有攻城拔寨,乘风破浪的木船吗?或许,那流传百世的威名就是木船的梦。


    这段文字的辞采就比较华美。除了开头的引用外,作者在整段散句中嵌入了 “一边……,一边……”“一排排……,一声声……”两个对句,浓缩了赤壁之战这段历史,让读者生发出对于古代英雄的联想,形式美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历史厚重感。川媚皆因水怀珠,烟萦多缘石韫玉。文字的精致来自于古典的文韵和句式,所以考生平时如果能有意识地背诵一些对联,日积月累,文章字里行间自然会有对联独有的对称美,文采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


    除了对联以外,在文段中嵌入成语或者是四字短语也是保持句式灵活多变,文章摇曳多姿的好办法。比如下文:


    我调侃地叫她三十岁少女,因为她素面朝天的脸像是沧海桑田之后的静谧。肩线锐利,手指修长,锁骨的边缘泛着淡淡白光。(《三十岁少女》) 


    这是开头的一段,作者一气用了四个四字短语精确典雅地描摹了女孩少年老成的形貌,文采也尽在不言中。又如:


    朗月照花、深潭微澜是清晰透明的美,但我们不能否认杏花烟雨、雾中水月也是一种美;江北高山、奇峰突兀是坚定透彻的美,但我们不能否认江南小桥、雾锁楼台也是一种美。生活也是如此,精确的数据、经典的公式是严谨之美,而深刻的散文、瑰丽的诗更是体现着生活的朦胧之美。(2006年山东考生《朦胧之美》)


    本文作者出手不俗。开头文笔细腻,“朗月照花、深潭微澜”轻而易举地将读者带入了情境。之后“杏花烟雨、雾中水月,江北高山、奇峰突兀、坚定透彻,江南小桥、雾锁楼台”等四字词语,典雅而又不失生动地将美的意境描绘得淋漓尽致。可喜的是作者的语言除了有四字短语外,还有严整的对联式结构,这就使得文章语言既有长短句之美,又有整散句的结合,思想的诗意之音就这样不动声色地表达了出来。

    三、善用修辞


    文章如新房,修辞如装饰。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就是告诉后人,写文章是需要装饰的。当然装饰不是目的,仅仅是让衣裳华丽的手段,但在高考有限的阅卷时间里,华丽的作用不可小视,所以运用修辞完善文采,是行文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值得注意的是,此处谈的修辞指凡能增强语言表现力的一切手段,属广义修辞。


    下面几种手法考生可以参考:


    1. 形象比描


    比描就是常说的比喻、对比等方法,强调借助联想和想象以相似、相类、相关或相反的事物或情景作比、描述,使道理与形象相得益彰。


    如“这个妇女已近中年”这个句子,表意直白,毫无意味,如果运用比描法,换成“这个妇女已步入秋天”,用“秋天”去比照“中年”,自然会引发读者对“秋天”的种种联想:秋天的苍老、凋零与衰败,秋天的美丽、成熟与沉稳等等,不一而足。由物及人,“这个妇女”的容貌、心境等也就在有关“秋天”的联想中得到了呈现或暗示。又如:


    其实我们认识并不久,只是考进了同一所学校,早上会一起坐公车。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她身上安静凛冽的气息会让我觉得仿佛相识了几个世纪,容颜枯萎了几个轮回。有的人像人人传颂的西湖——吟咏的诗词无数,文人骚客的墨宝也多如牛毛,到处都有它的身影;可一旦凑近了,面对浩渺烟波,会顿生疏离,而她就像是意识里永远遥远的明天或未来,以一种不变的安静姿态,慢慢变成我身边的今天。


    相识不需要理由,相知不需要理由,熟悉,也不需要理由。(《三十岁少女》) 


    这里有一段联想,是对那些可远观而不可近处的人的评价,作者巧妙地用西湖打比方。这有什么好处呢?人性和水性有很多相似之处,以对西湖的感受描摹人与人之间的感觉,抽象的事物就变得形象,生动巧妙,这与苏东坡把西湖比作西子和张岱把西湖比作名妓如出一辙。另外,西湖景美,吟咏西湖的诗词歌赋更美,不但美,数量还很多,把文章往西湖上联想,容易引起阅卷人的共鸣与赞赏。


    2. 修饰强化


    修饰就是给需强调的对象添加修饰性的定语或状语成分,使该对象形象生动、情味突出。试体会下面一则文字:


    当未来的蝴蝶收敛着双翅,蜷缩在黑暗混沌的蛹中时,她在等待。


    别去惊动她啊,你无心的帮助,为她提前打开了光明的匣子,却为她的双翅戴上了沉重的枷锁。只有等待,静静地等待,等待那黑色的蛹,似一部巨著,在所有的激情与力量都囤积于双翅时,轻轻翻开。经历了漫长的等待,才能化作天地间舞动的彩色精灵,才能成为庄周梦中自由的化身。


    等待,一种蛰伏的美丽。


    在写作中,比描与修饰常常相互交融。高考作文只要能用好比描和修饰二法,语言修辞便成功了三分之二。


    3. 排比联想


    雨打在成贤街的青石板上,雨打在国子监的幽翠古柏上,雨打在含笑而揖的孔子的飘飘儒巾儒袖上;于是,连雨也带着古老的幽幽书香。

[1] [2]  下一页


文采 文章因你而精彩 结束。
Tag: 文章   初中学习方法初中学习方法资料大全学习方法 - 初中学习方法
文采 文章因你而精彩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