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 多学网 - http://www.duoxue8.com !
当前位置:多学网学习教育语文教学高中语文教案《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9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9

[11-11 12:13:51]   来源:http://www.duoxue8.com  高中语文教案   阅读:766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9,标签:高中语文教案资料大全,http://www.duoxue8.com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课后练习第三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1.反复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质疑解难。
2.梳理归纳“朝、孰、诚、方、善、间”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步骤]一、检查复习
1.请三位同学将下列字词写在黑板上:昳丽   窥镜   孰   弗如远甚   暮寝   期年   谤讥
2.提问:《战国策》所记述的史实起止于何时?
明确:《战国策》所记述的史实上起东周贞定王十七年(公元前452年),下止秦始皇三十一年(公元前216年),共二百四十五年的历史。
3.提问:“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出自谁之口?
明确:出自齐威王之口。
4.提问:邹忌是如何劝说齐威王纳谏的?
明确:邹忌以容貌之微推及朝廷大事,以“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有求于臣”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相比,使齐威王欣然接受讽谏。
5.检查背诵情况(略)
二、反复阅读课文,引导学生质疑解难
学生提问:“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与“吾与徐公孰美?”两个句子的句式是否相同?
明确:两个句子均为古汉语中的固定句式。“与……孰”是由“孰与”演变而来,意义与“孰与”相同,都表比较。“孰”为疑问代词,在疑问句中常前置,“孰与”即“与孰”。
例如:“吾与徐公孰美”可译为:我和徐公谁漂亮呢?“吾孰与徐公美”可译为:我和徐公相比,谁漂亮呢?以上两句的意思是一样的。
学生提问:“忌不自信”句应如何理解?
明确:“忌不自信”句应译为:邹忌不相信自己。“信”当作“相信”讲,是动词,“自”指“自己”是名词,作“信”的宾语。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宾语前置句。宾语前置句,在古汉语中常见。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例句 出处 类型
沛公何在? 《史记·项羽本纪》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彼不我恩也 《童区寄传》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宋何罪之有 《墨子·公输》 “之”助词,宾语提前的标志
唯奕秋之为听 《孟子·告子上》 加“之为”将宾语提前
唯余马首是瞻 《冯婉贞》 构成“唯……是……”格式的宾语前置
提问:“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句中的“美”应如何理解?
明确:“美”原为形容词,现或用为动词,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应译为:我的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偏爱我;妾认为我漂亮,是害怕我;客人认为我漂亮,是有求于我。
意动用法:表示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或主语把宾语当作什么,除了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外,还有名词的意动用法。
例如:“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师说》)句中的名词“师”带了宾语“郯子、苌弘、师襄、老聃”,用作意动,应译为:孔子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
三、梳理归纳“朝、孰、诚、方、善、间”等词语的义项
(检查学生完成课后练习第三题的情况,指导学生借助古汉语词典归纳)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1.朝
例句 出处 意义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上朝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朝拜
于是入朝见威王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朝廷
朝拜而不道,夕斥之矣 《封建论》 早晨(zhaō)
2.孰
例句 出处 意义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三国志·隆中对》 代词,“谁”
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士者?非兹潭也欤? 《钴姆潭溪小丘记》 代词“什么”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同“熟”“仔细”
3.诚
例句 出处 意义
帝感其诚 《列子·愚公移山》 诚心、诚意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诸葛亮:《出师表》 确实、的确
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曹军必矣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表假设,如果、果真
4.方
例句 出处 意义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钠谏》 方圆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论语》 地方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当……时候
守门卒方熟寐 《资治通鉴·李愬雪夜入荆州》 正
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 《梦溪笔谈·雁荡山》 才
5.善
例句 出处 意义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荀子·劝学》 善于
国人称善焉 《吕氏春秋·去私》 好
素善留侯张良 《史记·项羽列传》 友好
足下以为善汉王,欲建万世之业 《史记·淮阴侯列传》 亲密
6.间
例句 出处 意义
少间,帘内掷一纸出 《聊斋志异·促织》 时间
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量词
至京口,得间奔真州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机会
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史记·屈原列传》 挑拨离间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左传·曹刿论战》 参与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百千齐作 《口技》 夹杂
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 《〈指南录〉后序》 间或
附:4句~7句的“间”读jiàn.
(背诵全文,增加积淀)
四、布置作业
1.反复背诵课文
2.巩固所归纳的字词知识
[板书设计]
  [延伸阅读]阅读《召公谏历王弭谤》一文,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相比较,写一篇鉴赏文章,谈谈邹忌与召公的劝谏技巧。

上一页  [1] [2]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9 结束。
Tag: 教学   高中语文教案高中语文教案资料大全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