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 多学网 - http://www.duoxue8.com !
当前位置:多学网学习教育语文教学高中语文教案《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设计1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设计1

[11-11 12:13:51]   来源:http://www.duoxue8.com  高中语文教案   阅读:104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设计1,标签:高中语文教案资料大全,http://www.duoxue8.com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沙皇俄国专制制度的黑暗和腐朽,理解别里科夫这个套中人的    社会意义;
  2.学习抓住肖像、语言、行动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3.了解讽刺手法的运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了解别里科夫是怎样一个人及这个人物的典型意义。
  2.难点: 用各方面的具体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方法。
三、教学时数:
    两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字词正音:
    诃hē不念kē  削xiāo文中不念xuē  丧气sàng qi不念sāng qì  
怂恿sǒng yǒng

词语补释:
    *祈祷: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
    *辖制:管束。
    *讥诮:冷言冷语地讥讽。
    *忧郁:愁闷。
    陶冶: 烧制陶器和冶炼金属。比喻给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响。
    怂恿: 鼓动别人去做某事。
    促狭: 爱捉弄人。
    撮合: 从中介绍促成。
    六神不安: 形容心慌意乱,不知所措。“六神”: 道教的说法,人的心、              肝、肾、脾、肺、胆各有神灵主宰,称为六神。
    战战兢兢: 形容极端害怕而小心谨慎的样子。兢兢: 小心谨慎的样子。
    理所当然: 从道理上讲应当这样。
    安然无恙: 形容很平安,没有受到什么损害。无恙: 没有灾祸、疾病之类              令人忧愁的事。

作者简介: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18601904),俄国19世纪末期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以短篇小说和戏剧著称于世。他的作品揭露了沙皇政府对人民的残酷压榨和剥削,讽刺庸俗腐朽的市侩习气,同情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小人物”。他八十年代开始创作,九十年代是他创作的盛期。他的代表作品有中篇小说《第六病室》,短篇小说《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带阁楼的房子》《装在套子里的人》(又译为《套中人》)剧本《樱桃园》等。

写作背景:
    契诃夫的这篇小说发表于1898年,它通过别里科夫这个文学形象反映了十九世纪末期俄国的社会生活。
    十九世纪末期,在俄国正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工人运动逐渐展开,马克思主义已在全国传播,工人阶级的政党正在形成,一场革命风暴即将到来。沙皇政府面临着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形势,极力加强反动统治,疯狂镇压人民,在全国造成了阴沉郁闷的气氛。沙皇政府的忠实卫道者,也极力维护沙皇的反动统治。他们死守着旧有的阵地,仇视和反对一切新鲜事物。这种人不但出现在官场上,而且也出现在知识界。
    小说里的别里科夫正反映了这些人的灵魂。

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15自然段)从别里科夫的外表、行为、思想方式和生活习性写他的    “套中人”特征。
第二部分(637自然段)写别里科夫同华连卡婚事的失败,进一步揭露“套中    人”思想的腐朽和反动。
第三部分(3840自然段)写别里科夫的死和出葬,指出现实里的“套中人”还    有许多。

                    第二课时

1.小说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别里科夫这个人物的?
    从两个角度来刻画的:
  ⑴从日常生活的角度:
    衣、住、行、待人接物、精神状态、语言习惯、社会影响等方面刻画他守旧愚蠢和对行将灭亡的旧制度的忠实拥护。
  ⑵从爱情的角度:
    是集中的、画龙点睛的刻画,突出他“套子式的论调”的愚昧和反动。面对别里科夫在肖像、行动和思想上的“怪”这一特征的揭示,通贯全篇。
2.别里科夫是个中学的希腊文教员,为什么“全城都受着他的辖制”?
    “别里科夫把他的思想也极力藏在一个套子里”,他的思想的套子,就是指沙皇统治阶级的思想和落后、保守、顽固的势力。别里科夫对政府的法令是心领神会,忠诚信奉的,这也有力地说明他是忠实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的,他的思想来源于统治阶级,他“辖制”全城,实际上正说明沙皇思想统治的严密,全城都受着沙皇思想的“辖制”。
3.别里科夫结婚的喜剧转眼间变成死亡的悲剧说明了什么?
    在结婚这个问题上,课文深刻揭露了别里科夫从未透露过活人感情的灵魂。这个满脑袋是“套子”思想,满口是“套子式论调”,处处是“套子式”举动的角色,教师们怕,校长怕,城里许多人都怕的别里科夫,却怕结婚,这正说明别里科夫是伪善的、腐朽的、脆弱的,实际上是个丢失了生活权利的人,同时,也说明别里科夫固然可憎,但他毕竟还是专制制度的牺牲品。
4.埋葬别里科夫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可是别里科夫死后不久,为什么“生活又恢复旧样子了”?
    结尾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含意,“大快人心”表现作者对新生活的向往与愿望,而不久“恢复旧样子”却是告诉人们愿望和现实还有距离。别里科夫是社会的产物,只要当时那样的社会还存在,就会有新的别里科夫存在,就会一切“又恢复旧样子”的。
5.既然别里科夫能“辖制全城”,为什么他又是那么胆小怕事,一副可怜相呢?    别里科夫这个典型形象,是九十年代害怕群众、害怕变革的可怜虫。别里科夫精神是沙皇政府对人民实行思想控制、精神禁锢的工具。他怕这怕那,并“像害怕瘟疫一样害怕一切新事物,害怕一切超出平凡庸俗的生活轨道外的东西”,他还怕自己不能符合沙皇统治的要求,因此,终日是一副可怜相。

作文参考题:
  1.《谈谈现代别里科夫》
  2.《不要做改革潮流中的“套中人”》
  3.《别里科夫的阴魂不散》
  4.《摒弃现代化建设中的“套子”》

作业:
[思考和练习]第一题、第三题。
                            (四川省资中县第一中学   温钧 编写整理)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设计1 结束。

Tag: 教学   高中语文教案高中语文教案资料大全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