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 多学网 - http://www.duoxue8.com !
当前位置:多学网学习教育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教案人教大纲:《古井》教学设计

人教大纲:《古井》教学设计

[11-11 12:13:51]   来源:http://www.duoxue8.com  小学语文教案   阅读:210
人教大纲:《古井》教学设计,标签:小学语文教案资料大全,http://www.duoxue8.com

    这种“劝说”是不是只有一两次,还是多次?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每次老人表示,乡亲们总是这样劝说的。“总是”)

  6、这一段出现了两个“总是”,一个“总让”,查查工具书,这里的“总”是什么意思?

    (经常、一直或一向。)

    一是为了表示乡亲们对两位老人的无私的热情的帮助,一是为了说明两位老人一个心眼儿感激乡亲们要有所表示。

  7、有感情地试读这一段,再指名读。要读出乡亲们的关怀热切和体贴的感情,还要显示出两位老人的不安和感激的情怀。

五、阅读分析第四段

  1、先齐读,再自由读课文结尾段:

    “多好的古井啊”,好在什么地方?下面的话,说明了“多好”:

   ⑴ “它不仅为乡亲们提供着生命的泉水”,什么是“生命的泉水?”“泉水”前面为什么加上“生命”?

     (人们享用古井的泉水,使生命得到保存。)

     这句话跟开头一段在意思上有什么联系?再读读开头段。

     (这句话跟开头段呼应了,是开头段内容的概括和加深。)

     把开头一段和结尾这一句话连起来读一读,母亲甜美的乳汁就是生命的泉水,看看它们的联系密切不密切:

     (“我们村东头有一口古井。井里的水清凉可口。村里的人都到这儿取水。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用她的甜美的乳汁哺育着她的儿女。它为乡亲们提供着生命的泉水。”)

     看来,“母亲甜美的乳汁”就是“生命的泉水”,二者联系是非常密切的。

   ⑵ 古井“多好”,好在一是为乡亲们提供了生命的泉水,二是“还陶冶着乡亲们的品格,使他们懂得应该怎样做人。”“陶冶”是什么意思?工具书上是怎么讲的?“品格”是指人的什么?

     (“陶冶”,原来的意思是指烧制陶器和冶炼金属,用来比喻给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响。“品格”是指人的品质、风格。)
www.deyou8.com
     小组(或同桌)议论,然后全班讨论:古井“还陶冶着乡亲们的品格,使他们懂得应该怎样做人。”古井源源不绝地为乡亲们提供“生命的泉水”,一无所求。这是一种什么精神?

     (无私奉献精神)

     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给乡亲们以什么影响?换句话说,这种精神乡亲们学到手没有?

     (学到手了)

     表现在什么地方?

     (帮助两位老人挑水不要报酬)

  2、小结:

    乡亲们帮助老人挑水不要报酬,说明古井陶冶了人们的品格,使他们懂得应该做一个无私奉献的人。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及中心思想的理解,为背诵课文做好准备;

  2、学习用“哺育”、“络绎不绝”造句;

  3、学习第二段具体写“到古井取水的人很多”的写法。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第二段具体写“到古井取水的人很多”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按自由读、教师范读和指名读的顺序进行。要求:读得连贯,节奏自然,强弱恰当。较好地理解并掌握课文句、段及全篇的意思,以及段落层次之间的内在联系。读出课文的语调、速度、停顿及重要字词的重音。着重注意:

  第二段,读出乡亲们到古井取水时的欢悦情感和热闹气象。

  第三段,读出乡亲们帮助两位老人挑水的热情和关怀,以及两位老人的不安与歉意的心情。

  第四段,读出结尾段的归结语调和感慨气势,“多好”、“古井”、“生命的泉水”、“陶冶”、“怎样做人”应该读重音。

二、造句练习

  向学生说明“哺育”的本意是用乳汁喂养的意思,一般比喻培养教育。“络绎不绝”有两种用法:一个是当作状语修饰谓语“来到”的,另一个直接当作“谓语”使用(语法术语教学中不必出现)。
出示示范句,再做练习:

  1、哺育:

   ⑴ 小鹿在鹿妈妈的哺育和饲养员的照料下,渐渐长大了。
www.deyou8.com
   ⑵ 爸爸妈妈和学校老师都在哺育我们成长。

  2、络绎不绝:

   ⑴ 清晨,参加早锻炼的人们,络绎不绝地来到街心花园体育场。

   ⑵ 清晨,到街心花园体育场参加早锻炼的人们络绎不绝。


三、课文第二段语言形象优美,生动地表现了乡亲们到古井取水、尽情享用的热闹情景。下面有一种写法和原文比较,看看作者是怎样把这一段写形象生动的

  出示:

  古井离我们家才十里来远。每天从早到晚,取水的人连续不断地从我们家门前走过,桶响着,扁担响着。门前的路总是湿的。

  和原文第二段比较,有什么差别:
原 文一 般 写 法比 较 说 明
  每天从晨光熹微到暮色降临,取水的人络绎不绝。  每天从早到晚,取水的人前后相接,连续不断。  原文用“熹微”形容清晨阳光不强;用拟物“降临”,表示暮色来到。这就把从早到晚的时间,形象地表现出来。“络绎不绝”是成语,比一般说法简洁扼要。
  桶儿叮叮当当,扁担吱吱悠悠,像一支快乐的乡间小曲。  桶响着,扁担响着。  “叮叮当当”、“吱吱悠悠”是桶和扁担的拟声,用“一支快乐的乡间小曲”,比喻、联想取水的人们的欢悦心情。
  门前的路面湿漉漉的,老是像刚下过一场春雨。  门前的路面老是湿的。  “湿漉漉”是湿的拟状,用“刚下过一场春雨”的联想,表示路面湿得不大,给人一种舒适、滋润的感觉,透出乡亲们对古井的喜爱之情。

 
四、小结

  这一段用形容、拟物、拟声和比喻、联想等写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乡亲们到古井取水的欢悦心情。读了给我们的感受是具体的、亲切的。

  重点读这一段。

  下面有一段直接描述的话,请同学们学习课文第二段的写法,以小组为单位议论一下,看看怎样修改、补充可使这一段活生动、形象。

  (注意:划横线的词语可以改动、变换。)

  离我们家不远就是早市。早晨,赶集的人多极了,肩碰肩、脚碰脚的。市场两旁摊位上,菜是绿的,米是白的,鱼是银的,果子是红的。鸡也叫,鸭也叫,卖主不停地喊着招呼顾客。买主提着篮子,推着小车,眼睛都看不过来了,挑选自己满意的东西。早市热热闹闹,红红火火。
www.deyou8.com
  修改后是这样的(供教师参考):

  离我们家不远就是早市。清晨,赶集的人摩肩接踵。市场两旁摊位上,菜绿莹莹,米白花花,鱼银闪闪,果子红艳艳,鸡叽叽咯咯,鸭子呱呱呱呱,卖主不停地吆喝着招呼顾客。买主提着篮子,推着小车,目不暇接地挑选着满意的东西。早市热热闹闹,红红火火,像奏起一支欢乐的晨曲。

五、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再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www.deyou8.com是小学教师必备精品教学资料网站,其内容丰富,备受小学教师的青睐!

上一页  [1] [2] 


人教大纲:《古井》教学设计 结束。
Tag: 教学  古井   小学语文教案小学语文教案资料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