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变形记》的三重思考
[04-26 03:35:02] 来源:http://www.duoxue8.com 中外小说 阅读:509次
阅读《变形记》的三重思考,标签:中外小说资料大全,http://www.duoxue8.com
朱自清曾说过,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而所谓的经典,是指经过时间检验的、具有权威性的作品。
1998年,英国BBC广播电台作了一个系列节目,回顾20世纪的艺术经典,介绍100部20世纪最有影响的艺术作品,第一集就是关于卡夫卡的《变形记》,主人公格里高尔的变形,让我们读起来不是觉得轻松、有趣而是觉得沉重、有力。我想,这是因为《变形记》关涉到的是人类精神世界里的终极需求,它的影响力证实了它完全是一个优秀的人文教育的经典文本。
《变形记》作为表现主义流派中颇有代表性的佳作,一直以来,我们习惯把目光聚焦在作品所反映出的资本主义社会“非人”的现象,即人的异化、人际关系的异化、人的软弱和不可摆脱的悲剧命运。然而,我希望我们的学生对经典的阅读不只应停留在肯定前人的评价上,“尽心书不如无书”,阅读是自己的事,要善于从作品中找回迷失的自己。
一、敢于对人物形象深入思考
首先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父亲、母亲、妹妹、格里高尔他们同是小人物,为什么变形的人是格里高尔?
因为在他的潜意识里,他厌恶自身,根本不愿再继续以前的生活和工作,艰难的生存处境早已压得他无处可逃:当他早早起来取订单的时候老板们才吃早饭;公司秘书时刻监督着每一个员工的行动,两个小时不上班就找上门去,医生也会说你好吃懒做;每天4点钟就得起床赶火车,成年累月在外奔波,饮食恶劣,友情淡薄。为此他不得不选择一条逃脱的路,这就是“变形”。与其说是社会让他“变形”,不如说是他自己选择了“变形”。摆脱自己的人形,逃离人的世界,从人变为非人——虫,不再继续昨天的噩梦。
那么,格里高尔的这一切的厄运被摆脱掉了吗?
变形后的格里高尔战战兢兢的顺从家人的摆布,他自己成为了家人的拖累,“格里高尔会要了我们的命”,对家人而言,他只是一个丑陋、可恶的大甲虫,时刻都想把他从家里清除。格里高尔做人时,确实痛苦难忍,可是,做虫以后却更变本加厉,直接把自己带到了死亡的门前。做了虫,又不是完全抛开了人的思想和情感,可以麻木的了结自己的一生,反而还要拖着虫子的笨拙的身体,忧虑着比做人时更多的烦恼,这难道不是双重的不幸吗?所以,他选择逃避,只是暂时的安宁,这种方式并没有使得格里高尔的命运走向期待的幸福,走向光明,相反加速了他的灭亡。最终,他还是在在一个灿烂的早晨,当一丝阳光投入他的房间,照在他干瘦的外壳上时,他死了,为了证实他的死,老妈子用扫帚戳他,把他远远拨到一边。格里高尔的反抗失败了。
二、敢于对作者创作深入思考
为什么卡夫卡不给主人公一条生路?
一方面是因为卡夫卡的“惧父情结”。他出生于布拉格的一个犹太商人家庭。父亲海尔曼是一对乡村贫困夫妇的孩子,在苦难中挣扎了半辈子,终于白手起家,成为了一个富有的商人。父亲专横粗暴的干预,给卡夫卡的思想上形成了极大的压力,特别是父亲的呵斥,怒吼,更是给卡夫卡心灵打上了难以愈合的创痕。在高傲的父亲的“鄙视”下,他的自卑自弃心理也愈演愈烈。病入膏肓之际,卡夫卡嘱托挚友布罗德,要将自己遗物中的“一切稿件,日记也好,手稿也好,信件也好,等等,毫无保留地,读也不必读,统统予以焚毁。”所以他说“在巴尔扎克的手杖上刻着:‘我能够摧毁一切障碍。’在我的手杖上刻着:‘一切障碍能够摧毁我。’”卡夫卡孤独脆弱,抑郁苦闷,以至于在他的作品中弥漫着一种严重的悲观主义情绪。
另一方面,在卡夫卡生活的时代,正是奥匈帝国末期,这是一个专制腐朽危机四伏的时代。卡夫卡生活在这样一个政治上反动、腐朽的时代,思想上感到极大的苦闷、孤独,感到几乎无时无刻不在承受着无法摆脱的压力,无法和社会沟通,更无法改变一切。
卡夫卡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通过主人公的命运触及到了人类的生存本质和精神困境,但同时他也让我们看见了人类最终的绝望和无助。他并未能给我们提供一条超越苦难之径,相反,却告诉世人,路的尽头就是深渊,至于如何脱离深渊,卡夫卡是没有答案的。
三、敢于对我们的人生进行思考
亲爱的同学,你是否能带着自己经历走进《变形记》?
前几天,我曾在博客中读到一个刚毕业的高三学生的文章,题目是《〈变形记〉,高三》,我且摘录其中一部分:
高三的最后一段时光,阴糜的天空下有挥不去的沉闷,每天从浑浊的空气中把小数点吸进去,再把英文字母呼出来,然后再肺里沉淀下来的是焦油的化学方程式。我们把这一种窒息的情形称之谓“高原状态”,就是在这样的日子里,我翻开了一本叫《变形记》的书,书中枯燥无味的心理描写以及莫名其妙的意识流手法着实让我这个中国读者头痛,坦白说,如果不是高三那单调的生活作背景,我是很难将这本书读完的。
我落榜了,每天我都在看《变形记》,我曾经是全家的希望,是全家的骄傲,父亲总是得意的和别人提起他这个上重点高中的儿子,而现实一下子打破了这个中年男人额头的平静,当我躲在家里,而让他去回答邻人的询问时,我仿佛能看到那种无奈与苦涩。虽然有父母的保护,但我还是能零零散散的听到各种消息,邻村的张明考上了合工大,好友王峰考上了西南财经,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而我得知这些消息之后的伤感也是理所当然的。告诉妈妈只要有同学打电话来就说自己不在家。经常发现很多甲壳虫丛书里爬出来,它们开始吞食我得躯体,一点一点地,最后将我咬成一支甲壳虫,我变成了一只大甲壳虫了,我无法转动身体,我失去了四肢,不!应该说我得到了很多条腿,然后我爬行在校园的路上,路上一个人都没有,于是我爬进了教室,教室似乎也没人,然而就在那一瞬间,所有人都来了,由班主任在斥责,有最恨我的章余的嘲笑,有前排那个头发很柔的女孩的尖叫,还有一只很有力的手打在我的肚子上,很痛,痛得如此真切,我知道这是室友以为我还没醒,叫我起床呢!
阅读《变形记》的三重思考 结束。
朱自清曾说过,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而所谓的经典,是指经过时间检验的、具有权威性的作品。
1998年,英国BBC广播电台作了一个系列节目,回顾20世纪的艺术经典,介绍100部20世纪最有影响的艺术作品,第一集就是关于卡夫卡的《变形记》,主人公格里高尔的变形,让我们读起来不是觉得轻松、有趣而是觉得沉重、有力。我想,这是因为《变形记》关涉到的是人类精神世界里的终极需求,它的影响力证实了它完全是一个优秀的人文教育的经典文本。
《变形记》作为表现主义流派中颇有代表性的佳作,一直以来,我们习惯把目光聚焦在作品所反映出的资本主义社会“非人”的现象,即人的异化、人际关系的异化、人的软弱和不可摆脱的悲剧命运。然而,我希望我们的学生对经典的阅读不只应停留在肯定前人的评价上,“尽心书不如无书”,阅读是自己的事,要善于从作品中找回迷失的自己。
一、敢于对人物形象深入思考
首先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父亲、母亲、妹妹、格里高尔他们同是小人物,为什么变形的人是格里高尔?
因为在他的潜意识里,他厌恶自身,根本不愿再继续以前的生活和工作,艰难的生存处境早已压得他无处可逃:当他早早起来取订单的时候老板们才吃早饭;公司秘书时刻监督着每一个员工的行动,两个小时不上班就找上门去,医生也会说你好吃懒做;每天4点钟就得起床赶火车,成年累月在外奔波,饮食恶劣,友情淡薄。为此他不得不选择一条逃脱的路,这就是“变形”。与其说是社会让他“变形”,不如说是他自己选择了“变形”。摆脱自己的人形,逃离人的世界,从人变为非人——虫,不再继续昨天的噩梦。
那么,格里高尔的这一切的厄运被摆脱掉了吗?
变形后的格里高尔战战兢兢的顺从家人的摆布,他自己成为了家人的拖累,“格里高尔会要了我们的命”,对家人而言,他只是一个丑陋、可恶的大甲虫,时刻都想把他从家里清除。格里高尔做人时,确实痛苦难忍,可是,做虫以后却更变本加厉,直接把自己带到了死亡的门前。做了虫,又不是完全抛开了人的思想和情感,可以麻木的了结自己的一生,反而还要拖着虫子的笨拙的身体,忧虑着比做人时更多的烦恼,这难道不是双重的不幸吗?所以,他选择逃避,只是暂时的安宁,这种方式并没有使得格里高尔的命运走向期待的幸福,走向光明,相反加速了他的灭亡。最终,他还是在在一个灿烂的早晨,当一丝阳光投入他的房间,照在他干瘦的外壳上时,他死了,为了证实他的死,老妈子用扫帚戳他,把他远远拨到一边。格里高尔的反抗失败了。
二、敢于对作者创作深入思考
为什么卡夫卡不给主人公一条生路?
一方面是因为卡夫卡的“惧父情结”。他出生于布拉格的一个犹太商人家庭。父亲海尔曼是一对乡村贫困夫妇的孩子,在苦难中挣扎了半辈子,终于白手起家,成为了一个富有的商人。父亲专横粗暴的干预,给卡夫卡的思想上形成了极大的压力,特别是父亲的呵斥,怒吼,更是给卡夫卡心灵打上了难以愈合的创痕。在高傲的父亲的“鄙视”下,他的自卑自弃心理也愈演愈烈。病入膏肓之际,卡夫卡嘱托挚友布罗德,要将自己遗物中的“一切稿件,日记也好,手稿也好,信件也好,等等,毫无保留地,读也不必读,统统予以焚毁。”所以他说“在巴尔扎克的手杖上刻着:‘我能够摧毁一切障碍。’在我的手杖上刻着:‘一切障碍能够摧毁我。’”卡夫卡孤独脆弱,抑郁苦闷,以至于在他的作品中弥漫着一种严重的悲观主义情绪。
另一方面,在卡夫卡生活的时代,正是奥匈帝国末期,这是一个专制腐朽危机四伏的时代。卡夫卡生活在这样一个政治上反动、腐朽的时代,思想上感到极大的苦闷、孤独,感到几乎无时无刻不在承受着无法摆脱的压力,无法和社会沟通,更无法改变一切。
卡夫卡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通过主人公的命运触及到了人类的生存本质和精神困境,但同时他也让我们看见了人类最终的绝望和无助。他并未能给我们提供一条超越苦难之径,相反,却告诉世人,路的尽头就是深渊,至于如何脱离深渊,卡夫卡是没有答案的。
三、敢于对我们的人生进行思考
亲爱的同学,你是否能带着自己经历走进《变形记》?
前几天,我曾在博客中读到一个刚毕业的高三学生的文章,题目是《〈变形记〉,高三》,我且摘录其中一部分:
高三的最后一段时光,阴糜的天空下有挥不去的沉闷,每天从浑浊的空气中把小数点吸进去,再把英文字母呼出来,然后再肺里沉淀下来的是焦油的化学方程式。我们把这一种窒息的情形称之谓“高原状态”,就是在这样的日子里,我翻开了一本叫《变形记》的书,书中枯燥无味的心理描写以及莫名其妙的意识流手法着实让我这个中国读者头痛,坦白说,如果不是高三那单调的生活作背景,我是很难将这本书读完的。
我落榜了,每天我都在看《变形记》,我曾经是全家的希望,是全家的骄傲,父亲总是得意的和别人提起他这个上重点高中的儿子,而现实一下子打破了这个中年男人额头的平静,当我躲在家里,而让他去回答邻人的询问时,我仿佛能看到那种无奈与苦涩。虽然有父母的保护,但我还是能零零散散的听到各种消息,邻村的张明考上了合工大,好友王峰考上了西南财经,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而我得知这些消息之后的伤感也是理所当然的。告诉妈妈只要有同学打电话来就说自己不在家。经常发现很多甲壳虫丛书里爬出来,它们开始吞食我得躯体,一点一点地,最后将我咬成一支甲壳虫,我变成了一只大甲壳虫了,我无法转动身体,我失去了四肢,不!应该说我得到了很多条腿,然后我爬行在校园的路上,路上一个人都没有,于是我爬进了教室,教室似乎也没人,然而就在那一瞬间,所有人都来了,由班主任在斥责,有最恨我的章余的嘲笑,有前排那个头发很柔的女孩的尖叫,还有一只很有力的手打在我的肚子上,很痛,痛得如此真切,我知道这是室友以为我还没醒,叫我起床呢!
[1] [2] 下一页
阅读《变形记》的三重思考 结束。
Tag: 变形记 中外小说,中外小说资料大全,语文教学 - 中外小说
阅读《变形记》的三重思考相关文章
- ·上一篇:恢弘沉重的女性悲歌――张洁《无字》导读
- ·下一篇:从《诗经两首》窥春秋风貌
- › 阅读《变形记》的三重思考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阅读《变形记》的三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