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假山记》拓展练习
[11-11 12:13:51] 来源:http://www.duoxue8.com 文本研究 阅读:784次
《木假山记》拓展练习,标签:文本研究资料大全,http://www.duoxue8.com
一、 基础知识题 1.解释加点词语。 (1)或蘖而殇 (2)或拱而夭—— (3)而有斧斤之患 (4)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 (5)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 (6)予见中峰魁岸踞肆—— (7)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 2.翻译下列句子。 (1)木之生,或蘖而殇,或拱而夭。 (2)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 (3)予每思之,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 (4)而后得至乎此,则其理似不偶然也。 (5)吁!其可敬也夫!其可以有所感也夫 3.作者对木假山“非徒爱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说说作者所“爱”所“感”所“敬”的分别是什么。 答案: 1.(1)蘖:树木的嫩芽尸殇:未成年而死。 (2)拱:指树有两手合围那般粗细。 (3)斧斤:斧头。 (4)汩没:沉没。 (5)数:指非人力所能及的偶然因素,即命运,气数。 (6)魁岸:强壮高大的样子。踞肆:傲慢放肆,这里形容“中峰”神态高傲舒展。踞,同“倨”。 (7)服:佩服,这里用为使动,使……有。 2、(1)树木的生长,有还在幼苗时便死了的,有长到两手合围粗细时而死了的。 (2)那么在这最幸运的树木中又存在着不幸呢! (3)每当我想到它,总觉得在这中间似乎有命运在起作用。(4)然后才能来到这里,那么这里面的理数似乎不是偶然的啊 (5)啊!它们是令人敬佩的呀!它们是令人感慨的呀 3、“爱”字表现作者对木假山的喜爱,是爱木假山本身;“所感”的是由木假山联想到做人;“所敬”的是从木假山身上所看到的值得敬重的“意气端重”“服其旁之二峰”“无阿附意”等可贵的品格。 二、精段阅读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问题。 木之生,或蘖而殇,或拱而夭。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其最幸者,漂沉汩没于痴沙之间,不知其]L-i~年,而其激射啮食之余,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而荒江之渍,如此者几何!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木之生,或蘖而殇,或拱而夭 殇:未成年就死去 B,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材:木材 C.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 或:有的 D.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 远:远离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或仿佛于山者 B.则为好事者取去 C.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 D.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 3.文章先写树木的不幸有什么作用? 4.翻译下列句子。 (1)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 (2)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 答案: 1.B(当做木材) 2.D(文中指乡扣平民,今义指那些与文明人,相对应的没有受过现代文化教育的人) 3.为了引出后面的木假山,衬托出木假山的最幸,为后面的议论抒情作铺垫。 4.(1)不幸而被风拔起,被流水漂走,有的折断了,有的腐烂了;幸而能够没有折断, 没有腐烂,便被人认为是有用之材,于是遭受到斧头砍伐的灾祸
《木假山记》拓展练习 结束。
一、 基础知识题 1.解释加点词语。 (1)或蘖而殇 (2)或拱而夭—— (3)而有斧斤之患 (4)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 (5)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 (6)予见中峰魁岸踞肆—— (7)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 2.翻译下列句子。 (1)木之生,或蘖而殇,或拱而夭。 (2)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 (3)予每思之,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 (4)而后得至乎此,则其理似不偶然也。 (5)吁!其可敬也夫!其可以有所感也夫 3.作者对木假山“非徒爱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说说作者所“爱”所“感”所“敬”的分别是什么。 答案: 1.(1)蘖:树木的嫩芽尸殇:未成年而死。 (2)拱:指树有两手合围那般粗细。 (3)斧斤:斧头。 (4)汩没:沉没。 (5)数:指非人力所能及的偶然因素,即命运,气数。 (6)魁岸:强壮高大的样子。踞肆:傲慢放肆,这里形容“中峰”神态高傲舒展。踞,同“倨”。 (7)服:佩服,这里用为使动,使……有。 2、(1)树木的生长,有还在幼苗时便死了的,有长到两手合围粗细时而死了的。 (2)那么在这最幸运的树木中又存在着不幸呢! (3)每当我想到它,总觉得在这中间似乎有命运在起作用。(4)然后才能来到这里,那么这里面的理数似乎不是偶然的啊 (5)啊!它们是令人敬佩的呀!它们是令人感慨的呀 3、“爱”字表现作者对木假山的喜爱,是爱木假山本身;“所感”的是由木假山联想到做人;“所敬”的是从木假山身上所看到的值得敬重的“意气端重”“服其旁之二峰”“无阿附意”等可贵的品格。 二、精段阅读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问题。 木之生,或蘖而殇,或拱而夭。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其最幸者,漂沉汩没于痴沙之间,不知其]L-i~年,而其激射啮食之余,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而荒江之渍,如此者几何!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木之生,或蘖而殇,或拱而夭 殇:未成年就死去 B,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材:木材 C.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 或:有的 D.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 远:远离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或仿佛于山者 B.则为好事者取去 C.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 D.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 3.文章先写树木的不幸有什么作用? 4.翻译下列句子。 (1)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 (2)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 答案: 1.B(当做木材) 2.D(文中指乡扣平民,今义指那些与文明人,相对应的没有受过现代文化教育的人) 3.为了引出后面的木假山,衬托出木假山的最幸,为后面的议论抒情作铺垫。 4.(1)不幸而被风拔起,被流水漂走,有的折断了,有的腐烂了;幸而能够没有折断, 没有腐烂,便被人认为是有用之材,于是遭受到斧头砍伐的灾祸
[1] [2] [3] 下一页
《木假山记》拓展练习 结束。
《木假山记》拓展练习相关文章
- ·上一篇:教科版五年级:快乐读书屋五《空山鸟语》教学设计
- ·下一篇:Pep四年级英语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 › 《木假山记》拓展练习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木假山记》拓展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