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 多学网 - http://www.duoxue8.com !
当前位置:多学网学习教育语文教学高中语文教案《拿来主义》说课稿

《拿来主义》说课稿

[11-11 12:13:51]   来源:http://www.duoxue8.com  高中语文教案   阅读:845
《拿来主义》说课稿,标签:高中语文教案资料大全,http://www.duoxue8.com


甘肃省张掖市实验中学   代兴雅

一、        说教材

我所说的篇目是《拿来主义》,它是高中一年级第二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

《拿来主义》一文是鲁迅先生写的关于如何继承文化遗产方面的一篇杂文。鲁迅先生的杂文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犀利幽默”是其语言特点,因果论证、比喻论证是其突出的论证方法,这在鲁迅先生的杂文代表作《拿来主义》中得到了很好体现。另外,随着我国国际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外来文化也在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作为21世纪的新一代高中生如何来对待这种影响,应采取什么样的态度,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能让学生了解鲁迅先生的观点,并对自己有所启发和借鉴。

二、        说教学目标

(一)根据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教参的要求,结合本文的特点,我确立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目标

(1)把握文章思路、结构和观点。

(2)揣摩鲁迅杂文犀利、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

2、能力目标

学习运用因果论证和比喻论证的写作手法。

3、德育目标

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的确立

高一年级中师班的学生对议论性文章的把握还只停留在运用引用论证和举例论证这两种最基本的论证方法的水平上,而对本文当中出现的因果论证和比喻论证这两种常见的论证方法还未掌握。因此,根据他们的知识水平、学习的实际情况及本文的特点,特确立以下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学习因果论证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推理的逻辑性。

2、揣摩鲁迅杂文犀利、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1、学习掌握比喻论证的方法。

2、明确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着重认识送去主义的实质和危害。

(三)课时及内容安排

 

三、        说教法

(一)教法的选择

 “疑问教学法”:即采用质疑---析疑---释疑三步法,以培养学生积极独立思考问题、主动探究问题、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质疑:由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几个富有启发性的关键性问题交给学生思考或讨论;析疑:以学生为主体,根据教师的质疑,采用两种析疑形式:(1)个体探究式。(2)群体探究式。释疑: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抓住时机释疑,要激励、尊重和正确评价学生的发言,鼓励、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合理的、不见的意见,保护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求异品质。

(二)选择以上教法的考虑

依据现代教育学的理论,教学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在课堂中尽可能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也根据这一年龄段学生思维活跃,渴望被人尊重和信任的心理,在教学中尽可能从人格平等的基本观点出发,创设宽松的民主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尊重他们的合理的不同的意见。

四、        说学法

(一)学法的选择

1、与教法的“疑问教学法”相适应,学生采用“疑问学习法”------生疑、析疑、释疑。

2、自主加合作式学习法。

(二)选择以上学法的考虑

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课堂教学不仅是传授技能的过程,也是教会学生学习的过程,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强调学生的自主的主体意识,中师班的学生,虽然基础相对较弱,但在思维品质、交流合作等方面还是很有优势,因此,合作学习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学会倾听、接纳别人的意见。

五、        说教学程序

如何突破重难点,有效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我决定从学情出发,遵循两个原则:第一,从基础知识的落实抓起,坚持循序渐进原则;第二,从培养学生素质入手,实施因材施教原则 。为此,我采取如下方法:

一是让学生充分预习。在课前利用早自习时间,结合《导与练》预习课文,包括作家作品、写作背景、生字词、熟悉课文内容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是将重难点分解,利用两个课时进行:

第一课时,解决教学重点为学习因果论证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推理的逻辑性,解决教学难点为明确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着重认识送去主义的实质和危害。以难点的集中突破,带动教学重点的迎刃而解。以第7段为突破口,先理清1-6段的内容,引导学生找到实行拿来主义的原因,便可顺理成章的解决因果论证的重点。在本节重难点突破中,穿插体会鲁迅杂文犀利、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达到“语言风格推动重难点解决、重难点带动语言风格的理解”的目的。

第二课时,解决教学重点为整体把握全文的写作思路和论证方法,总结语言特色,解决教学难点为学习掌握比喻论证的方法。本节中,采用“比喻论证推结论,结论促重点”的教学思路,得出结论,使得教学重点清晰可见。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第一课时

教学设想:鉴于高一学生知识基础弱和鲁迅先生杂文对于他们难以理解的现状,我采用由浅入深,在逐步理解教学难点的基础上,带动因果论证及思路的理顺。

一、导入

从现实生活入手,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检查预习情况,巩固基础知识

三、突破“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这一难点

突破这一难点,学生有一定的难度,需采取搭建学生知识台阶的策略:采用教师质疑、学生集体探究式析疑、师生共同释疑的方法,通过例证法、类比法等论证方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问题分为三个梯度,每梯度的问题为一个台阶,学生每得出一个答案就登上一个台阶,这样这迎刃而解了。

第一梯度:1、什么是闭关主义?什么是送去主义?

2、在论述“送去主义”时,作者依次摆了什么事情来说明的?运用了什么方法论证的?

第二梯度:1、作者在批判送去主义之前为何先谈闭关主义?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的实质是什么?有何联系和区别?

          2、在论证“送去主义”危害时,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进行论证?

第三梯度:1、作者是怎样批驳“送去主义”的?

2、作者在提出拿来主义之前,还提到“抛来”“抛给”“送来”“拿来”,它们的的含义各是什么?

3、在论述“送来”的危害时,又运用了什么方法进行论证的? 其实质是什么?

4、作者对“送来”态度如何?为什么?

至此,送去主义的危害揭露无疑,顺理成章引出“拿来主义”。设置三个梯度问题的根据,主要是针对学情,因材施教,重在培养素质,训练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突破因果论证这一重点

突破这一重点,采取从“果”入手的策略,切中要害;采用教师质疑、学生个体探究式析疑、师生共同释疑的方法,通过因果论证法的分析,理清文章层次。

1、第7自然段用了“所以”一词表示结果,指出哪些自然段写的是“原因”,即为什么实行“拿来主义”?哪些自然段写的是“结果”,即怎样实行“拿来主义”?哪些自然段是“结论”,即文章主旨?你认为文章应如何划分段落?各段写了什么内容?

2、作者写作的思路是什么?第7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五、小结

方法:学生课堂小结,教师补充完善,梳理知识脉络,把握知识结构,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简明化、形象化。

小结:本文是作者针对如何对待文化遗产问题而写的一篇杂文,提出应采用“拿来主义”的方法批判地吸收和借鉴文化遗产。文章采用了先破后立的论证方式构段的。课文的前部分写出了“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的原因,主要揭示了送去主义的实质和危害。作者运用了例证法、类比法,揭示“送去主义”必然使中国人民更加陷入受贫穷、被凌辱的悲惨境地。因此,“送去”之外,还得“拿来”。

 


《拿来主义》说课稿 结束。

Tag: 说课稿  拿来主义   高中语文教案高中语文教案资料大全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