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必修一《想北平》教案
[11-11 12:01:17] 来源:http://www.duoxue8.com 高中语文教案 阅读:739次
《想北平》教案
执教者:周琦玮
知识和能力:带着情感尝试用“京味”语言阅读文本。
调动个人积累的审美体验对文本进行鉴赏。
过程和方法:独立阅读,独立思考,与文本、作者、老师、同学展开对话,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作者的家园之思,认识故乡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以及对人精神世界的滋养。
过程:
1、去过北京吗?哪些地方让你留下了深刻印象?(板书一侧)
2、今天我们就来看看1936年老舍先生任青岛大学教授时写的思乡之作《想北平》(板书课题),看先生笔下的北京又是怎样的。
3、自由朗读课文,作者想念北平的什么?集中哪几个段落?
4、老师让学生牵着鼻子走(可从任一段落切入),落实品味4—7段:
A、 北平的环境气氛很宁静, 给人安适之感, 体味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 体味那一呆就是一天的快乐时光。
(不象北平那样既复杂……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
[找出的同学试着以作者的情感语调来朗读,强调先生是地道的老北京;老师用浓浓的京味语言充满愉悦安适之感的语调范读;再请一生朗读;学生齐读体味闲适之感。]
B、、 北平的布置很匀调, 很自然, 朗读感受那份远近相协、动静有致的喜悦之情。
(北平在人为之中显得自然,既不…又不…连…也有…;每一个…每一个…老远…况且……)
[老师指导诵读:先指出“既,又,连,也有”的重音,“胡同儿”的儿化,要用缓慢、悠长的腔调;再让学生自由朗读;然后请一个学生朗读,最后师生齐读。]
C、、 北平的花果树便宜新鲜, 给人接近自然的生活感觉, 好好体味那份新鲜, 读出味道来。
(花草是种费钱的玩意……还不愧杀。)
[老师指出本语段的重音词和儿化音,让学生试着朗读出京韵,师范读,生再读,直到读出味道。]
(朗读当中自然落实对比陪衬手法)
5、这样的北平是你印象中的北平吗?(参考板书的那一对名胜古迹)你觉得这样笔墨下的先生是什么样的 人?
(文中说自己穷、但更能看出生活情趣,安贫乐道……平民意识,可以借机介绍其人其作)
6、面对这样的北平,他只是想吗?自然引导到(1-3段,真爱北平)
7、速读前三段,用这样的句式表达:
爱北平,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能有:北平就是母亲;在北平生活了廿7年;与北平血肉相连,不分你我;北平哺育了我……)
8、作者好象说了很多他爱北平的理由,但他一直在说他说不出来,是不是矛盾啊?
情到深处不能言,让学生结合自身体验自由发挥。
9、过渡到末段(说不出来,那只能哭了,泪为谁流?)朗读感受。
(可能是老城墙、那一花一草,那一砖一瓦,那一橘一李,那嫩蜻蜓、那份闲适、那抹生活,当然更不能 忘了那是1936年的时代(灵活穿插),抗战前夕,咫尺之隔,如同天涯)
10、师生深情朗读末段作结。(情到极致学生不自禁的跟随老师一切深情朗读)
板书: 氛围安适(老城墙、嫩蜻蜓、小蝌蚪)
想(爱)北平 布置匀调 (胡同、西山北山等)
接近自然(花果树)
苏教版必修一《想北平》教案 结束。
- ·上一篇:学校法制教育活动小结
- ·下一篇:一年级试卷:3~4学年度一年级下期语文期中检测题
- › 《想北平》苏教版必修一
- › 苏教版必修二《最后一片叶子》教学设计
- › 苏教版必修二《听听那冷雨》教学构想[简案]
- › 《我心归去》苏教版必修一
- › 苏教版必修一《想北平》教案
- › 《获得教养的途径》苏教版必修一
- › 《贵在一个“新”字》苏教版必修一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苏教版必修一《想北平》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