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 多学网 - http://www.duoxue8.com !
当前位置:多学网学习教育语文教学文本研究《给女儿的信》教学杂谈

《给女儿的信》教学杂谈

[05-07 01:27:16]   来源:http://www.duoxue8.com  文本研究   阅读:477
《给女儿的信》教学杂谈,标签:文本研究资料大全,http://www.duoxue8.com

  〖育人无声总关情〗
  班主任对学生输以爱的教育,实际上就是情感教育、心志教育。爱父母、爱家庭、爱亲人、爱学校、爱师长、爱家乡、爱祖国。我教语文这么多年从来没有忘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借助语文教学来实施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尤其在面对爱情教育时,我认为它也不是雷区,教师不应该对此讳莫如深,相反教师越是遮遮掩掩,神神秘秘,学生就越容易越轨。男女生之间借借橡皮、说说笑话,这很正常,用不着戒备重重,横加指责,学生在情感方面的逆反心理是很强的,教师的不当指责恰恰有可能“逼”他们走上早恋的道路,在讲语文课文中关于爱情的内容的过程中,学生往往偷偷发笑。这种情景很多语文老师都碰到过,是不是刻意回避?我常常这样说:“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因为听得多了,学生往往大笑,接下来的一句便是:“可千万别偷偷摸摸地去尝禁果。”哄堂大笑,其实就是在笑声中对学生进行了告戒。多年的班主任经验总让我告诉孩子们:爱情是人类独具的、最美好的情感,应该相互为对方尊重、珍惜,也要尊重、珍惜自己的青春年华。一个人的青春只有一次,只有抓住机会,成就一番事业,才是对所爱的人的最好的交代,在实现人生价值的同时,也为社会创造了财富,当然也收获了最珍贵的情感。在教授《致女儿的信》一文时,我如此对学生说:“爱,意味着责任、忠诚、道德、奉献、尊重与彼此的呵护;情,便是让人的心灵永远保持年轻的东西,而这一切都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的。你若真对他(她)有意,再等几年,学业事业有成时,老师愿为你们做红娘!”在创导人文关怀下的今天,我们更应关注和尊重的是学生个人情感,即使真有早恋,也不必惊慌,退一万步讲,早恋总比不会恋要好。事实证明,在教师的理解、劝说、教育下,大多数学生是能够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学习上来的,真正陷入的是极少数,关键是学校要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班级要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班主任要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和引导,可千万别把学生往绝路上逼。
  【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和安中学钟光尤】
  〖用激情点燃激情•真心实意导好课,披情入文〗
  诗词导入也是一种比较实用的导课方法,学生在接受传统文化熏陶的同时,往往会产生一种情感渴望和需求,容易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对课文《致女儿的信》的教学,我就采用了这种方法。(师诵读后问)“关关之雎,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同学们学过《诗经•关雎》中的这首诗吗?什么意思呢?…对了,是男青年对年轻女子的爱慕之情。“哪个少男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这是异性之间一种纯洁美好的情感,可是究竟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呢?读完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给女儿的信,相信大家会找到满意答案的。处于青春期敏感的初三学生,对此是既好奇又羞于启齿,老师的话还未完,就急切地翻开课文阅读起来。
  【山东省青岛市第五十一中学曲婷恩】
  〖浅谈初中语文的生活化教学实践•语文课堂教学走向生活化〗
  语文教学生活化可以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施中最生动、最直观、最具体的呈现出来。
  语文课堂教学的第一重要环节是导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导入如果安排设计得当,就能牵引整个教学过程,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语文导入教学,应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即导入的内容和方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并以此为基点。同时还要注意做到自然贴切,新颖别致,紧扣主题,这是语文导入教学生活化的基本精神和根本要求。
  再比如,我在《致女儿的信》中设计的导入语:19世纪伟大的诗人、剧作家莎土比亚曾经在一首诗当中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告诉我,爱情生长在何方?是在脑海,还是在心房?它是怎样发生?它又怎样成长?”这是每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可能也是同学想知道的。当我们遇到这样的疑惑时,我们却不一定敢向我们的父母发问,而有一个14岁的小姑娘向她的父亲提出了这个问题,而她的父亲也在一封信中给了她一个诗意的回答。你们想知道他是怎样回答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封《致女儿的信》。学生果然兴趣盎然,聚精会神的等待我讲下去。
  第二重要的环节是问题的设计。提问是课堂教学展开阶段的主要环节。提问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实际,面向社会,开阔学生的思维,实现提问生活化。因为生活化容易把抽象的教学问题还原为鲜活的生活情景,使问题变得亲切自然容易理解。如在学习《致女儿的信》一文时,设计的问题:如果你拿同样的问题问自己的父母,可能得到的答案是什么?文中的“我”对此的态度如何?学生给出的答案一定会涉及父母对待这个问题的态度,然后同文中的“我”的态度进行对比,同时也会初步体会父母亲的心态。
  【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上宋初中程文】
  〖语文教学浅谈•探而释惑〗
  对于那些思路明晰、结构精巧的经典之作,教师可在引导学生精读的基础上,抓住学生思维的高潮期,对重点、难点设疑布阵、合作探究,以达对课文要义的理解。
  如学习霍林姆斯基的《致女儿的信》一文,可启发学生,故事中提到上帝创造人后三次来到人间,他从人们的眼神里先后读到哪三种不同的东西,为什么把他们放在一起理解爱情?带着这一疑问,学生们在反复阅读、体会课文的过程中终于明白:爱情是男女间的忠诚,爱情是心灵的追念,爱情是人类永恒的美和力量。作者把三者糅合在一起,层层推进,步步展开是为了加深女儿对爱情的理解。这样不但能使学生准确把握课文内容,还能使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学生们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爱情。


《给女儿的信》教学杂谈 结束。
Tag: 教学   文本研究文本研究资料大全语文教学 - 文本研究